第六十一章 慶緒弑父佐國巡邊(1 / 3)

第六十一章

慶緒弑父佐國巡邊

此後的一個月時間,李佐國和楚天舒和李逸商量,拿出了一個全部改變軍製和官職的方案,其實對於李佐國來說,怎麼改變軍製和官職不重要,重要的是軍隊永遠是要掌握在最統治者手中。

而作為軍隊戰鬥力的保證,不至於過個幾十年上百年整個軍隊就會失去戰鬥力,李佐國拿出的主意就是大國主意,鼓勵軍功,鼓勵開疆拓土,抬高軍人地位,增加軍人撫恤。

文官和武官的爵位分開,也相當於是保持了文武分治的製度,至於沒有了戰事是文治武還是武治文,這個問題李佐國回答不了,也不能回答,隻能保證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使整個文武係統正常運作,至於子孫能不能掌握住這個火候,李佐國管不到,因為李佐國深知,這個世上沒有絕對先進的製度,也沒有萬世不滅的王朝。

進入了十月底,李佐國所有治下都迎來了豐收,才打下的關中三道,雖然因為戰火影響了糧食的產量,但李佐國的一年的免糧稅保證了治下百姓的口糧的充足,所以秋收之後,整個李佐國的治下的百姓真正的笑逐顏開。

對於安西人來說,好日子已經過了幾年了,所以並不是很在意今年的豐收,隻不過是覺得現在生活非常的不錯,而其餘的三道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大唐在這時本來是如日中天的時候,但是糧稅和勞役是免不了的,百姓的負擔也是越來越沉重。

但是現在不同了,李佐國的安西軍帶來了完全不同的方式,不但打擊了土地兼並,使百姓再一次分到了田地,而且說到做到,免除了第一年的糧稅,老百姓就這麼簡單,誰給他們帶來了好處,誰就是他們心目中的合格的統治者,所謂民心所向不過如此。

李佐國聰明的地方在於,他並沒有馬上觸碰世家門閥的既得利益,因為戰爭出逃的關中世家使得大片的土地成為了無主之物,這樣避免了分田時和世家門閥的直接對抗,逃走的世家基本都是實力比較強的,留在關中的就是實力小的,這樣推行李佐國的分田政策就少了很多阻力。

至於留下的一些世家,想要跳出來炸刺,那李佐國可是用武力打下的關中,這個時候和李佐國對著幹,和找死沒有什麼兩樣,當然也有搞不清楚狀況的人,那就是隻有落個家破人亡的下場了,不管是段天和還是李護,在安西呆久了,都不是什麼善男信女。

秋收之後基本上所有的帶兵將領和文官都各有封賞,加上百姓交口稱讚,李佐國的統治已經進入了平穩期。

李護在這一個月沒有閑著,還是保持對史思明的壓力,不停的派出小股的騎兵對史思明進行打擊,同時對龜縮在洛陽的安祿山也一樣對待,李護負責對史思明動手,而阿蘇魯,這個被封為忠武將軍的突厥人,則專門帶領遊騎兵輪流出擊,將安祿山壓得動彈不得。

還有一個大事,在十月初,阿麗兒順利誕下了一個男孩,這是李佐國的第二個兒子,也是突厥人心中的黃金家族最重要的孩子,阿麗兒的父親阿史那賀加得到消息之後,高興的喝了一晚上,拿出了一萬貫購買牛羊酒水全族慶賀了五天,整個安西的突厥人都在為這個胡漢混血兒歡呼。

李佐國給這個九斤重的胖小子起名李仲飛,小名就是飛兒,到這第二個兒子誕生,所有治下的百姓胡漢歸心,安西周邊的國家都送來了賀禮,李佐國次日不同往日,有眼光的人都能夠知道,占據了關中之地的李佐國已經有了問鼎天下的實力。

和正在準備兒子滿月酒的開懷不同,此時洛陽的皇宮中正在上演一出慘劇,安慶緒此時正陰沉著臉站在父親安祿山的寢宮門外,身上穿的卻是一套普通的燕神軍的鎧甲,頭盔壓得很低,直接連眼睛都遮住了,使安慶緒的一張臉除非靠近了看,否則根本看不出來這個小兵裝束的人就是晉王安慶緒。

安慶緒所在的隊伍有兩百人,安慶緒所處的位置在正中,左右士兵都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在中間的安慶緒,站成一個方陣的士兵沉默不語,而站在寢宮門口的禁軍士兵也對這兩百人的方陣視而不見。

安慶緒抬眼看了一眼站在寢宮門前的嚴莊,官拜大燕國丞相的嚴莊可以說是安祿山最信任的人了,自從回到洛陽之後,安祿山的眼睛就基本瞎了,什麼東西都看不見了,這也使安祿山的性格越來越暴躁,短短一個月就打死了一百多犯了小錯的宮女宦官,連身邊的侍衛也處死了十幾個。

這讓整個安祿山身邊的全部都恐懼異常,不知道自己那一天就會變成一具破爛冰冷的屍體被白布一裹抬出宮門,然後丟上馬車拉到洛陽城外的亂喪崗一埋了事。

安慶緒的大敗而回讓安祿山大發雷霆,馬上就下令要將安慶緒處死,幸得嚴莊出言相勸,安祿山才留了安慶緒一條性命。令安慶緒在自己府中閉門思過,同時剝奪了安慶緒的一切權力,打了四十脊杖。

安慶緒在府中隻呆了三天,越想越怕,於是就悄悄的前往嚴莊府中求見,嚴莊看樣子早就在等待安慶緒了,安慶緒將自己的擔心說出,隨後哭拜嚴莊求其救命,嚴莊直接叫出一人來,安慶緒一看,正是安祿山身邊的宮中總管李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