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海上攻略
四月的河南道萊州掖縣,正是捕魚的好季節,作為萊州的首府掖縣,也被稱為東萊府,這個有名的港口城市是河南道有名的富裕州府之一,隻因有三個最大的鹽場在此,而且作為一個天然的良港,其主要的貿易就是往東北和到東瀛,是北方的主要港口之一。(.最穩定,)[.]
此時雖然正是捕魚的季節,但是港口的船卻是寥寥無幾,整個碼頭區隻有十幾條百料的小船在碼頭,隨著海水波浪無力的起伏著,碼頭上也基本看不到人影,就算出現幾個人,也都是低頭匆匆趕路。
碼頭上每隔百步左右就站有一名士兵,身上倒是沒有甲胄,隻是一件布甲,胸前空白處有一個燕字,手中隻是拿了一把套矛,何謂套矛?就是一個木杆上麵套有一個槍頭,是最簡單的武器了,這些士兵正是現在的燕皇安慶緒部下。
碼頭區有一條還算寬闊的大路,隨著大路走出十裏左右,就是掖縣了,這個靠海上貿易和運輸的州府卻是有名的富裕縣,城中靠海上貿易發財的不在少數,黑黝黝的城牆高有七丈,已經超過了州府的城牆規製,不過在這個地方是沒有人會管城牆高是不高的問題的,山東人向來豪爽勇烈,發了財的山東人最喜歡的就是養有勇力的門客。
加上海匪的威脅,城牆高點是沒人會注意的,掖縣城東有一片大宅,幾乎半個城東三條街的麵積都是這個大宅的範圍,這是掖縣最有名的海商何東海的家宅,說起何東海可能會有人不知道,但是提起獨角鯊的大名,那可是在河南道都是赫赫有名的。
何東海本來祖輩都是在官府鹽場熬鹽的鹽工,到了何東海父親這一輩,就自己開始販私鹽,何東海的父親何湧,糾集了十幾個不願一輩子熬鹽的兄弟,靠著肯拚命和運氣,成為了小有名氣的私鹽販子,打下了一定的家底。
不過真正讓何家成為巨富豪強的,卻是何湧的三兒子何東海,何東海從小就好勇鬥狠,性格暴烈,何湧小有家財之後就希望自己的兒子正途出身,不要和自己一樣,不但目不識丁,還是私鹽販子出身,於是何東海的兩個哥哥都開始讀書,想從仕途謀出路。
隻有何東海隻想駕船出海,而且對販私鹽很感興趣,販私鹽在當時可真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亡命勾當,隨時可能跟檢查的衙役火並,還會和真正的軍隊對抗,雖說利潤高,但是不聰明實力不強的,那就是隻有死路一條。
何家的發達並不是隻靠武力,何東海的老子何湧的一個結拜兄弟,靠著何湧的資助,成為了掖縣的縣尉,就靠這個關係何家的私鹽才能夠做了下去,沒有如同那些沒有背景,隻靠一口血氣之勇就販鹽的鹽販子一般,最後隻落得個身首兩分的下場。
何東海雖說性格暴烈,卻是少有的聰明,挑選了和他從小長大的伴當中挑選了十人,讓他們一半從軍一半去掖縣當上了衙役捕快,而自己靠著狠辣從十五歲開始就在海上和海匪廝殺,接手了父親何湧手中的私鹽生意。
同時何東海用巨資收買掖縣的各級官員,隨後勢力向整個萊州發散,隻用了短短的十年的時間就成為了河南道最大的私鹽販子,同時海上貿易也是做得風生水起,因為何東海的海上貿易從不跟附近的海匪交錢,三股勢力最大的海匪糾集了一百多條船,兩千多海匪上岸攻擊何東海所在的掖縣,何東海卻是等海匪上了岸,親率船隊在海上抄了海匪的退路,然後配合自己拜了把子的當年送入軍中的兄弟周霸,利用周霸手中萊州營的兵力一舉全殲了來犯的海匪。
至此再也沒有勢力能夠和何東海對抗,何東海有經營了十年左右,何家的勢力可謂是在河南道都是響當當,何東海因為額頭上生有一塊紫色胎記,成錐形,所以就有了獨角鯊的這個外號。
掖縣作為萊州的州府所在,加上海上貿易的推動,八方商賈都擊中掖縣,常住人口隻有十幾萬,但是外來人口卻能夠和常住人口相當。
正當何東海的兩個哥哥中的大哥何東向科舉金榜題名,外放安丘縣令,能夠外放安丘,距離掖縣不過是兩百多裏,何東海可是沒有少花銀子,何家已經是根深蒂固了,何東海正準備大展拳腳之時,安祿山起兵了。
本來安祿山還沒有打到萊州,河南道民風悍勇,加上忠於大唐的官員很多,安祿山進攻河南道雖說兵力強大,但最後沒有將整個河南道拿下,但去年安慶緒被李佐國擊敗之後,弑父登基,為了和李佐國對抗開始不顧一切的征兵搶糧。
強征的士兵安慶緒一點不心疼,攻城的時候就讓督戰隊在後壓陣,凡有退後逃跑的一律斬首,攻下城池之後就選悍勇的編入精兵之中,然後在城中燒殺搶掠,這樣既能夠得到精兵,又能迅速的攻下城池,至於城池成為廢墟,人口凋敝,安慶緒才不會理會,他現在想的隻是能夠對抗李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