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有關技術革命的討論(1 / 2)

“沒想到治國同誌已經為國家做出了那麼多的貢獻。”

張寧珊很快反應過來,笑著說道,“看來我們對您了解的還不夠深切啊。”

為了避免程治國再突然吹牛逼,她接著說道:“不過今天就是個最好的機會,

讓我們,也讓全國的人民,對治國同誌你了解的更多一些。”

“就在今天,您寫的那篇《有關第三次技術革命的論證》在社會各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張寧珊問道,“請問,您是基於什麼條件,又或者什麼考慮,才提出‘技術革命’這個詞呢。”

“張記者覺得,革命這個詞,有什麼樣的含義?”程治國不答反問。

張寧珊並沒有思索,脫口而出道:“所謂的革命,是以實施變革以應天命。古代認為王者受命於天,改朝換代是天命變更,因稱‘革命’。

當然,近代曆史賦予她更深層的含義。

比如革命是一種實現正義和恢複秩序的行為,是一種權力轉移的方法,是一種發泄不滿和改變現狀的途徑,是一種實現社會變革的曆史過程。

比如1640年到1688年的鷹國資產階級革命,

比如1789年到1794年的琺國大革命。

不過隨著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馬克思又賦予了她更重要的意義,

第一,革命是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激化的產物;

第二,革命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力行動;

第三,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動。”

“不知道我這樣的解釋,治國同誌您是不是認同呢?”

程治國朝張寧珊豎了個大拇指:“張記者還真是博學多識,你解釋的很完善。

而我提出的‘技術革命’這條觀點,就是因為‘科技’這個詞,在近現代曆史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僅實現了社會變革,

甚至在改變世界格局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它們不亞於任何一場起義,也不亞於任何一場戰爭和運動。”

“就比如以瓦特蒸汽機發明為標誌的第一次技術革命。

它以機器大工作代替工場手工業,讓人類進入了機器時代,

也就是咱們所謂的‘大蒸汽時代’,

從紡織業開始,而後涉及到冶金、采礦等等行業,

火車和汽船應運而生,推動了大航海時代和大殖民時代的誕生。”

“也正是在這一係列技術的發展下,鷹國才從彈丸之地,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而第二次技術革命,以電能的突破、應用以及內燃機的出現為標誌。

這些技術的突破,引發了石油、電氣、化工、汽車、航空等新興工業部門的出現,從而使整個工業的麵貌煥然一新。

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現象,

麥克斯韋德電磁波,

焦耳的電流,

倫瑟的X射線,

施來登的細胞學,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門捷列夫的化學元素周期表等等,

都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為近代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第二次技術革命,同樣締造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日耳曼帝國,以及米國。”

“所以治國同誌你覺得,正是因為這些技術的發展,才導致世界格局的變化。”

張寧珊接過話頭,說道,“如果這麼說的話,將之稱之為‘革命’,確實很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