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的事除了惠妃和他自己,便隻有太子過度關注了些。
四阿哥等人此時尚未對皇位動心思,雖然平時也會接觸一些朝堂上的問題,但政治敏感度還不夠,並不知道康熙這一舉動相當於斷了大阿哥一臂,嚴重阻礙了他後續發展勢力。
所以還在上書房讀書的幾個阿哥都覺得,是自家大哥不對,不應該在這段時間惹怒皇阿瑪。
皇阿瑪每日不僅要處理朝政,還要去侍奉烏庫瑪嬤,已經夠累了,大哥不幫忙排憂解難就罷了,還上趕著給皇阿瑪添堵,被罰了長長記性也好。
這想法要是被袁媛知道了,估計得點著四阿哥的鼻子,嘲笑他太年輕。
大阿哥生了野心,和太子競爭本就處於劣勢,立嫡立長,長在其後,在漢臣眼中大阿哥並非正統,雖然隻要利益足夠,要拉攏漢臣也不無可能,但大多數讀書人迂腐又愛惜羽毛,為了名聲並不一定會選擇大阿哥。
是以,他若想上位,能拉攏的動的,大多也是滿人勳貴,明珠是納喇氏的族長,被康熙罷官之前有著明相之稱,手裏握著權柄和人脈盡數支持大阿哥的話,有他這塊活招牌,時日久了,定能為他吸引許多有識之士。
但如今,明珠家都被抄了,可見康熙對他厭惡到了什麼樣的地步,人走茶涼之下,就算他還能為大阿哥拉攏人脈,那與他在朝堂上時能拉攏過來的質量相比,也會大打折扣。
按往年經驗來看,過了臘八以後宮裏頭的年味就會慢慢變得濃鬱,但今年皇帝每日都跟個火藥桶似的一點就炸,內務府總管隻是在他麵前提了一嘴,就被罵的狗血淋頭。
這下誰也不敢上去觸康熙的黴頭了,妃嬪們更是不敢行差踏錯一步,管束著皇子皇女們窩在屋子裏貓冬,宮裏頭每日安靜的有些離譜。
袁媛這除了要去應付侍疾,其他時候日子過的倒是滋潤。
十二格格已經一歲半了,每日睜開眼的那一刻便開始呼叫姐姐,吃喝拉撒也幾乎都與玉錄玳一起,看見什麼都覺得新奇。
兩姐妹感情好的袁媛這個親媽都覺得嫉妒。
出不去門,袁媛每日就變著法的給倆孩子做好吃的,她前世一個人拉扯著弟弟長大,廚藝倒也還說的過去,隻是對比小廚房的師傅就有些不太夠看,畢竟好手藝沒師傳單靠自己摸索,根本就練不出來。
可她會吃啊。
在二十一世紀她什麼樣的食物沒見過,就連帝王蟹她也咬牙買了一隻自己回家搜菜譜做過。
袁媛有點子,師傅有手藝,兩人一拍即合,有時候還會將玉錄玳和十二格格抱去小廚房揉麵團,倆小家夥玩的可開心了。
夏露和秋雁覺得自家娘娘每日泡在廚房裏,身上都沾滿了飯菜裏油膩膩的味道,但勸了幾回自家娘娘根本不聽,後來又覺得萬歲爺這麼些日子沒踏進後宮,想來年關了也不會過來,便由著她去了。
她們二人跟著袁媛這麼久也算是清楚她的性子,隻要是自家主子想做的,就沒人能勸得住。
但好在主子也知道分寸,從未做過什麼犯忌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