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之前,宋成堅向大哥說出自己想法。

上山以後,發現黎人動手技術落後,缺乏經驗和指導。

如今時間緊急,今晚之前若沒有將屋頂修繕好,村民們將風餐露宿......

宋成堅打算,將所有人召集起來,以一家為樣本,手把手教大家如何修繕......

從拆除木牆,壘牆磚,再用木板製作屋頂......

宋成厚十分認可,不因事情緊急而慌亂。

有技巧地幹活,事半功倍。

匆忙上手,事倍功半。

得到大哥認可,宋成堅更加有底氣。

宋成厚提議,“讓老七跟你一起。

這次台風情況異常,兩三天前的也是。

上一次,我們不在山上,姑且不論。

但昨晚這次,咱們親自經曆,可以留下些記錄,給以後作為參考,避免一些人憑經驗估算台風,因為大意造成損失。

記錄台風前後情況,造成損失,麵臨困境,以及咱們這次如何解決......

包括解決效果,形成文字記載,對以後都大有裨益。

二弟你說,黎人們缺乏經驗和指導,那就從咱們開始,給他們留下一些印記......

希望這點火花,能對他們生產、生火,產生一點積極影響。”

宋成堅聽完,豁然開朗,“大哥說的對!”

老七宋成曜書法最佳,不用兩位哥哥喊,已經站到宋成堅身旁。

左右觀看,似在查找些什麼。

“給!用我的!”

蔣薪餘從衣服裏掏出一隻手掌長的東西,遞給宋成曜,幫他打開筆帽。

“這是家裏管事從西洋人手裏得來的玩意兒......

鼻尖和墨水連在一起。

這裏應該很難找到紙,但在布帛、衣服上記錄,也是可以的。”

蔣薪餘微笑說。

小廝祝樂替少爺心疼。

這可是少爺十歲生辰,老爺當做禮物送給他的,別說福建、兩廣,便是整個大胤朝,也難以找到第二支。

宋成曜拿在手裏翻看了下,驚喜不已。

蔣薪餘雖然沒說,但他知道,一定十分寶貴。

宋成新從包袱裏,取出一件囚衣。

擔心記錄後要留給黎人,引起不必要的冒犯,翻出換洗僧衣,準備征求方丈意見......

就見秦山主動地上一件衣裳,“這件衣裳是絲薄質地,更好書寫。

棉質的吸水,容易費墨汁。

這支筆配的墨水,少爺放在家中,沒有帶上。”

秦山簡單解釋,避免了宋成新毀壞一件僧衣,又提醒了注意事項,說話、做事的確穩妥。

宋成厚、宋成新點頭致謝。

宋成堅帶著宋成曜,隨站在門口的黎景一同出去。

聽宋成堅建議,黎景思索後精神一震,既感覺這建議長遠精妙,又感謝他們為族人考慮這麼多。

黎景將族人召集在一處,宋成堅說出自己安排,黎人們推出一家作為樣板......

宋成厚讓大家回去,盡快將屋內東西就近搬出來,以免稍後修繕,有所損傷。

同時,宋成厚也將燒製土磚、打獵作為食物,以及食物烹飪的安排,進行簡單介紹。

黎人們聽完,臉上的茫然無措,一掃而光。

有事做,知道怎麼做,他們最不怕吃苦。

聽聞要打獵,大家明白,是幫大家準備食物,讓他們安心修繕房屋......

如此勞心勞力,黎景提議,讓大家回家,將自己好用的弓箭借出來......

黎人們頓時作鳥獸散。

看著瞬間消失的背影,黎景眼眶酸澀,聲音微抖,朝身旁的宋成堅、宋成曜兄弟說,“他們不壞,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