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年俗考(求收藏)(1 / 2)

被張寶生一通教育,張雷變得更加小心翼翼,一連好幾天的時間都呆在家裏麵不知道搗鼓什麼東西,連製作火柴所需要的藥劑也沒有心思製作了。

就這樣一直到了臘月二十三,一大清早起來,張寶生就已經忙活開了,一口氣準備好了今天一天吃的東西,然後就小心翼翼地將灶台整個給擦拭得幹幹淨淨。

待得張雷早上起來洗漱吃了早飯,張寶生便吩咐道:“去買點紅棗白糖枸杞回來。”

“哦。”

到了鎮上,隻有過節日的時候才見得著這許多人,那賣白糖這些雜貨的鋪子更是擠滿了人,張雷暗自責怪自己來遲了,看這架勢估計沒半個時辰都排不到隊。

“爹,我們為什麼要買這麼多糖呀?是給妞妞拌飯吃的嗎?”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女孩跨坐在父親的肩膀上,抱著他的額頭,奶聲奶氣地問道。

那個中年漢子聳了聳肩膀,幫寶貝女兒調整了一個更加舒服的坐姿,這才回答道:“妞妞吃糖吃多了牙齒裏會長小蟲子的呢,這個可不能給你,這是祭祀灶王爺的。”說罷他清了清嗓子,哼起了北京俗曲《門神灶》:“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當中擺上二桌供,兩邊配上兩碟糖,黑豆幹草一碗水,爐內焚上一股香。當家的過來忙祝賀,祝讚那灶王老爺降吉祥。”

看著他們父女兩個越走越遠,張雷突然腦海裏想起了小蓮,不由得呢喃自語:“也不知道她現在在什麼地方?她一個弱女子,會幹什麼呢?”

買了東西往回走,在路上,他看見了三個乞丐,裝扮成神仙老翁模樣,還有女的,裝扮成仙女,挨家挨戶地叫喊討錢,這叫“跳灶王”。

有的門口還就地放上幾個籮筐,裏麵擺著用鬆柏、冬青、石楠紮成的小把,聲聲叫賣。這叫做“送灶柴”,張雷花了兩文錢買了一束。

回到家的時候,張雷看見張寶生不知道去哪裏找了兩個舊燈籠,糊上紅紙掛在灶龕兩邊,張雷剛剛放下手中的夥計,他就招呼道:“你過來過來,寫對聯。”

張雷在那紅色紙條上寫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張寶生恭恭敬敬地將它們貼在灶口兩邊。

做好這些,張寶生拿出一個盆來,將張雷買的東西一股腦倒進去,加水和成粘稠狀,然後全部裝進模子裏麵去,等到稍微幹燥一些了,便拿出來供奉在供桌上,稱之為“灶糖”。

用糖祭灶,民間傳說有兩個用意:一是糖是甜的,灶王吃了,上天彙報時可以甜言蜜語地“上天言好事”;另一意思是糖粘嘴,灶王吃了,把嘴粘住,在王帝麵前開不了口,壞話說不成。

完了張寶生又用兩根筷子,然後將幹稻草剪成一寸長的小段圍了一個轎箱,前麵擺兩顆黃豆。這便是灶王爺上天時坐的轎子和寶馬的糧食了。

“唉,三百年,隻不過短短三百年的時間,延續了前麵的習俗,居然全部消失不見,這到底是統治者愚昧的罪過,還是人民的愚昧導致文化的消亡?”張雷看著這一切,不由得有些感慨,相比於後世那種純粹為了應付和尋求人脈關係的過年,這才是傳統,這才是文化。

忙活完這些,張寶生似乎才算是鬆了一口氣,正準備吃飯的時候,張晨回來了,他高興地說道:“先生說了,今天是今年最後一次上課,

等到明年開春了再去。”

“也是該放假了,好了,準備吃飯,下午就好好放鬆放鬆。”張雷點點頭,想必張晨這就是放寒假了,不過時間還真是夠晚的。

第二天,天才剛剛蒙蒙亮,張雷就被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給吵醒了,張晨和張寶生這個時候已經在堂屋裏麵灑水掃地了。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是《呂氏春秋》裏麵的記載,這個習俗倒是保留得比較長久,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到了這一天也是全家大掃除。

“來來來,算你最懶了,去拿鋤頭把院子裏麵的雜草給除了,還有,記得那陰溝裏麵的東西也要弄幹淨。”張寶生吩咐道。

傳說,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屍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家夥,他經常在玉帝麵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肮髒世界。一次。三屍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於屋簷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玉皇太帝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