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媱從城外回來,路上看到百姓挑著剛領回來的糧種和棉花種子歸鄉。
大家臉上都有笑容,相互商量著怎麼才能把地種好,還相約著有空再去開荒。
嶺南山地多,但山地也能種植,目前甘蔗、棉花和果樹幾乎都是種在山腰上的。
農戶手裏有田有地就不怕饑荒,實在不會種地,還能去各作坊做工。
永平郡一直缺人,壯勞動力是很好找到工作的。
城門處,俘虜營的人正在修城牆。
永平縣的城牆沒有按照蒼梧縣的規格修,厚度和高度都降低了要求。
永平郡的位置並不在邊界,不管從哪個方向來的敵人都會先通過其他郡,因此防守壓力小許多。
她建議戴存鈺加固番禺縣城臨海的圍牆,仿造後來人在臨海的位置建築一整條城牆,能最好地抵抗來自海上的敵人。
“一二……推!”今日在拆舊城牆,這座老舊的城牆隻有三米高,彈力好一些的人都能爬上去。
而且經曆過多年風雨,土牆已經變得坑坑窪窪,有些地方輕輕一捅就能洞穿。
“砰”土塊砸在地上,黃土飄揚起塵土。
洛媱的隊伍停了下來,衙役們看著被堵掉的大門,上前訓斥:“大人要回城,趕緊把路清出來。”
俘虜們手忙腳亂地擠過來挖土,連個管事人都沒瞧見。
“你們管事呢?”
一名年紀頗大的俘虜抬頭回答:“管事被衙門的池大人叫走了,聽說是官府查賬查出了問題。”
衙役也沒深究,派了幾個人來幫忙一起鏟土。
洛媱下馬車等待,順便巡視了一遍新城牆的位置。
永平縣麵積很大,本來就是郡治縣,因此空間富餘,城牆不用往外擴,新城牆修建的位置離得不遠。
許多材料已經先運過來了,洛媱看到了路邊搭起的臨時窩棚,是給俘虜們住的。
這是他們勞役的第二年,根據他們的表現,洛媱命人給業績突出者發了獎賞。
雖然獎賞僅僅是一塊肉或者一套新衣,但也足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了。
如果能提前完成任務,洛媱也可以提前放他們返鄉。
洛媱正要靠近城門,被仲守嚴兄弟製止了。
“大人,那邊畢竟都是抓回來的俘虜,萬一暴起傷人,您的安危更重要。”
洛媱聽勸,站的遠遠的看他們幹活,問:“你覺得他們會恨我嗎?”
“恨吧,但也沒恨到要跟您拚命的地步。”仲守嚴代入自己,差不多能得出俘虜營大多數人的想法。
“既如此,那本官借個道應該不會被打……走,我們走路進城。”
洛媱帶著仲守嚴兄弟走過去,衙役們都在幫忙,順便給洛大人隔出一條通道。
洛媱出現的那一刻,所有俘虜都停下動作,定定地打量著這位女官。
他們不是第一次見洛媱,但這麼近距離還是第一次。
就在洛媱一腳踩在泥土堆裏時,一名俘虜跑了過來。
他跪在塵土裏磕頭,“大人,我家上有老母,下有孫兒,能否請大人開恩,放草民回鄉盡孝?
家中老母親體弱多病,草民怕難以見她最後一麵,懇請大人憐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