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章 貿易支點(1 / 3)

參加這場猶如屠宰場一般的廝殺人數是多少,已經無法精確計算,但是經過戰後的清點,從最後掩埋的屍首來看,這場慘烈的戰役共死亡三萬人以上。

從清晨廝殺到了黃昏,最後整理戰場,掩埋屍體整整花費了十天的時間。在炎熱的天氣下,最後進行清理的屍體甚至很多已經腐爛發愁了,害怕疫病的發生,最後隻得遠遠的堆滿了柴禾一把火燒了了事。

以錫蘭島上不多的人口來說,這樣的戰役多打上幾次,人口也就消耗光了。

但是泰米爾王不給朱明這個機會了,他已經被打的心神俱寒,雖然最終大戰的結果是誰也沒有取勝,最後雙方是廝殺的精疲力竭後各自退回自己的營地進行修整,那些屍首也是雙方抱著一種掩蓋下的平靜態度進行的清理。

雖然如此,但是泰米爾王清楚的知道朱明自己帶來的黑盔士兵幾乎沒有受到損傷,而自己…身邊的精銳已經去其一半矣。

明智的泰米爾王選擇了舉國投降,雖然對方很可能也不會放過自己,但總也能為自己的宗族留下一絲種子。

朱明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統一了百年來無法統一的錫蘭島。而且並沒有遭受到多大的損失。

意氣風發的屹立在科倫坡的海岸邊,朱明看著這一片還未開發出來的良港,雖然別羅裏已經發展的更為成熟,但是論起地形海勢,還是這科倫坡更適宜作為一處良港來進行發展。

此刻別羅裏仍在建城,但朱明也不打算荒廢這一處科倫坡的建設,如何快速的完成別羅裏的城池建設就成了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務。

不到兩天路程外的僧伽羅王城,在朱明的一聲令下之下,被征發的上萬民夫開始拆除起這座王城來,所得的磚木巨石,一律運往別羅裏作為建城之用。

這樣就大大加速了別羅裏建城的進度,所有的建材都是現成的,建築一座城市很困難,但是要拆除起來,那可就簡單太多了,何況殘暴的黑水明軍監工並沒有要求你完好無損的把這些東西弄下來,而隻是要求了時間,半個月,僧伽羅王城的城牆必須要從土地上消失。

錫蘭島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拆遷工作開始了,這耗費了僧伽羅人無數民力建起來的城池在十天後便隻剩下了斷壁殘垣。

為了淡化僧伽羅王族的影響,連王宮也被拆除了大半,剩下的一部分王宮殘餘建築朱明都賞賜給了一些腆著臉靠攏自己的當地豪族們。

雖然打的厲害了,但偶爾還是要給個甜棗吃的。

就在別羅裏建城的工作進行的如火如荼時,朱明終於等不了了,自己出來的這一趟本就不容易,若是時間拖得太長了也不是件好事,這一段時間在原泰米爾王國境內,也接觸了不少當地的土族豪強,他們之間的矛盾還是不小。

既然這樣,也就就驢下坡,那些表現的不太合作的家族部落,整族整部落的被朱明征發了,那些留下來的土地房舍,則全部賞賜給了表現合作的部落。

這一招皆大歡喜,唯有那些事實上淪為了奴隸的部族,但是此刻他們即使想反抗,不說朱明的那些帶甲虎賁,光是在一旁虎視眈眈盯著自己的同族們,他們就毫無辦法可想。

所有在泰米爾王國中征召到的勞力混合了一部分南下的僧伽羅人,這些人中間互相又存在矛盾,而當地並未失去自由反而是占據了更多土地的親朱明派更是與這兩方都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衝突。

朱明帶領的兩千人便在其中走著鋼絲,一著不慎就有掉落懸崖的危險。

那些被征發的奴役也有兩萬餘眾,所有人都被遷到了簡陋的科倫坡港,朱明要在這港口中首先樹立起一座燈塔來。

即使在現代,燈塔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在這傳訊不易的古代,港口中必然有燈塔之類的作為航道的指引,而燈塔的大小,則成了港口規模的一個重要標示。

朱明現在依然在胸中有了打算,北方的別羅裏港可以作為一個軍港和要塞的地位,而這科倫坡,才是自己真正要發展作為後來經濟貿易的基礎之地。

此地不管是從水文條件還是從無到有的一個建設過程,都更符合朱明的心意。

沒有石頭,民夫們隻得從內陸的山石中開采,搬運石頭的過程因為沒有機械的相助,苦不堪言,民力的耗損到了極限。

而在這過程中,朱明不斷的拉攏其他的一部分貴族,並漸漸的有將其樹立為此地新統治者的趨勢。

那些靠攏朱明的可能並不是與這壓在自己頭上的統治者一條心,但此時此刻,他們唯有積極的去做朱明的走狗,才有可能不被殺死。

正在此時,天方商人也到了這建立了新的統治秩序的錫蘭,而且帶來了易卜辛的請求。旁邊大陸上的蘇丹國對毗奢耶那伽羅王國的攻勢正猛,若是黑水明軍能登錄從南方狠狠的在毗奢耶那伽羅王國的後背捅上一刀,那麼全世界願意與黑水明國共享毗奢耶那伽羅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