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因為給貨車拉了張布,保護了貨物的完整,然後李老板心裏一舒服,因為貨物沒有損壞,而且還發現了個寶,所以就提拔了小劉。首先是你先創造價值,然後人家根據你的價值來分配你的收益。除非你是老板,給員工開工資,不然到哪都一樣。能當老板的都有兩把刷子,不然廠子早倒閉了。換個地方,老板一樣精明。因為涉及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在旁人看來,老板的貨與自己有何關係,就算壞了,也不是自己導致的,所以就不會為老板考慮。何必平時被老板剝削了,早就心裏不平衡了,不能明著來壞老板的事情,因為意外情況而導致的災難總不能怪自己吧,所以從根本上抵製著老板。隻要情緒上抵製著老板,必定會帶著情緒工作。站在老板的對立麵,很難做出成績,更難提拔。每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能幹,能帶來更大的效益。但也希望員工有責任心,能夠分擔自己的事情。就算提拔下,也無所謂,因為自己是老板,就算提拔了,還是自己收益高。說不定員工提拔後,幹活更帶勁了,業績更好了,屬於雙贏。
事實上,李老板從最開始的提拔那天,就開始考察著小劉的個人能力,還為小劉出錢考了證書,在扶持著小劉,而且還把自己的事情分了部分給小劉。小劉對於李老板的任何要求都盡力滿足。就算是有難度的事情也接下了。小劉的表現,更重要的是業績,李老板是越用越喜歡。因為除了技術師外,自己還差個能夠幫自己管理廠子的二把手,不然早出去搶訂單。原本以為廠子的人不能承擔大任,所以就沒考慮,維持現狀運營,現在跳出來了小劉,自然把自己的時間解放出來了,一心撲在搶單上麵。小劉也慢慢把廠子的一切事物安排的好好,遠遠超過了李老板的期望值。
若是一般人,想到技術到手,肯定就忍不住,就跑出去創業,然後隨便來個問題,就是虧損,十幾萬或者幾十萬積蓄投進去連個水花都沒有。小劉也想出去創業,但時機不夠。因為小劉認為自己的技術是夠硬了,但李老板的其他本事還沒學到手,至少自己隻是比同伴強大很多,但距離老板的水平還差的遠,所以當下的事情並不是創業,而是加大學習,把李老板的本事學到手再說。因為出來打工的時間很久了,積蓄早夠創業了。但小劉還在沉澱,一直在等待機會。
從最基本的技術學會了,後麵又擴大自己的認知,曉得廠子的產品值多少錢,能賺多少錢,自己的技術做產品值多少錢,如果隻是當個技術員多少工資,達到了一眼就知道的水平。然後學李老板如何去開拓新的市場,如何跟客戶打交道,在交際中如何快速的成交,而且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李老板的廠子又待了一年沉澱,幾乎把李老板的90%的本事都學完了,小劉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可以自己單飛了,所以就跟李老板說了一下,謝謝李老板的栽培,以及支持讓自己拿了那麼多的證書,還認識了那麼多的人。以及自己想單幹的想法。李老板知道像小劉這種人才是遲早要當老板的,所以也沒說什麼,隻是給了小劉一筆錢,然後祝賀了小劉創業成功。本著與人為善的處世,還給小劉說了,如果可以合作,可以找老板。
於是小劉帶著以前存的錢,也帶著李老板給的錢,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第一步是廠子選址。做生意特別是想掙錢,就需要一個生產車間,但生產車間是生產用,並不具備門市的零售功能,所以不需要花大量的金錢投資,錢要花在刀刃上,起到200%的效果,特別是創業初期,必須一分錢花出兩分錢的效果。第二步就是招人來為自己工作,前期由於才剛剛起步,所以需要的人不多,幾個人就足夠了,自己作為老板,帶著工人做就行。第三步就是以最低的價格來進購生存產品所需要的工具,大型設備,這個前期可以買個二手的足夠用了。因為創業前期,訂單肯定少,而且隨著交易的增加,後續接了大型生意了,再換新的設備不晚。第三個是買零件,這個是需要有了訂單後,客戶交了錢,簽了合同之後,再購買的產品零件,所以可以等開了單子後,再購買零件,所以除了廠子的租金,以及員工的工資,以及必要性的工具和夥食費外,其他一切的消費都可以省了,如果有必要,可以買輛貨車自己拉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