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不是呢。
老家這邊是又過了好些年才慢慢把路修好的,直到了十年多後,才寬得能讓兩輛車輕鬆的並排通過。
修路啊。
想到這個事,徐之淺眼裏閃過思索。
她記得,在n年後,徐之嫻好像有給老家捐一筆錢,說是用來修路。
那時候大家都知道徐家,或者說二叔一家靠著徐之嫻發財了。
中間好像發生了些什麼。
似乎是因為二嬸的吹噓,導致村子裏有一些風言風語傳播了好久。
早就結婚了的徐之嫻為此特地跑回來了一趟,捐了一筆錢出來,說是她的一片心意。
家裏的口碑才又轉好。
不過,不管怎樣,也是做了一份好事。
徐之淺是這樣覺得的。
等過幾年自己再看情況。
想著自己現在的情況,此時捐錢並不適合。
等工作了之後再找時間和借口,徐之淺是這樣想的。
這裏畢竟也是她的老家,要是在有能力的情況下,能幫一把就得幫。
看向駕駛座的徐安邦,徐之淺知道對於他來說,老家的意義更獨特。
要是真到那一天,徐安邦想必也會很高興的。
再一個,徐之淺手裏的錢也就十萬出頭了。
1202的貸款已經在年前都提前還掉了。
602的並沒有,因為每個月就兩百多塊需要家裏再掏錢,全家都覺得不用著急。
家裏感覺也更加輕鬆了起來。
經過村頭,聽到動靜的人探出來看了一眼。
發現果然是徐家老大回來了。
從去年買房的消息傳出來後,村子裏的人都說,果然還是徐安邦有出息,又換了一個新房子。
等買了車後更是羨慕極了,雖然是二手車,但也是小車啊。
還不是得花不少錢。
這不,等徐安邦剛到家門口,把要取的東西都取下來後,就有人過來了。
“安邦回來了。”
見兩個村子裏的長輩來了,徐安邦放下東西,就上前去招呼去了。
從口袋裏掏出盒Y,打開分了分。
他自己倒是不抽,但回家過年、或是走親戚多少要備著。
“你這是過得越來越好了。”
將人迎進廚房,烤著火,徐爺爺和徐安邦幾人就在那聊了起來。
於若男見狀也閑不了,讓徐之淺和徐之言進屋裏烤爐子,廚房裏熏得慌。
她自己則拿著需要招待的東西都擺上了盤。
雖然徐奶奶也準備了點,但她們家也不可能什麼都不管。
倒了水,把瓜子花生、水果、糖都擺好,就忙著準備今晚的年夜飯了。
於若男的習慣是要把菜都提前備好,等到要炒菜的時候也方便些。
徐奶奶今天倒沒有光看著,而是慢騰騰的在旁邊摘著菜。
於若男看不過去,就讓她去烤火或者回屋裏去算了。
一年到頭的,也不在意這一回兩回。
婆媳二十多年了,還能不了解彼此啊。
“給你和我爸買了兩身衣服,你進屋試試,明天穿新衣嘞。”
每年的衣服禮品,於若男隻有多給的,絕不會少。
至於老二一家給多少,她也不管,盡自己的心意就行。
再一個,弟妹一家和公婆都在村子裏,許多時候也需要他們照顧、幫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