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辛苦打拚下來的,主要還得看我跟之嫻自己。”

尚舜謙虛道。

在徐之嫻的示意下,他們故意少說了一套。

“主要是我倆工作不太穩定,有時候能掙點,有時候可能就沒多少,還是要慢慢來。”

徐之嫻寫小說大家也都知道,也了解了一點。

而於若男和徐安邦在第一次知曉時還吃了一驚。

畢竟她們閨女也是靠著這個‘發家致富’起來的,他們印象當然深刻。

侄女掙多少她們不清楚,也沒問,但最起碼養活自己是可以的。

還能給家裏打錢,那就是過得去。

甚至比自己閨女更好也不是不可能。

隻是於若男和徐安邦沒有想去打聽個究竟而已。

而尚舜聽說是跟幾個朋友在合夥做些小生意,這做生意有賺有虧都正常,大家也理解。

現在見兩個孩子都心裏有數,婚房都計劃起來了,大家都表示祝福。

一場飯下來也是其樂融融。

在離開前,於若男也把早就準備好的紅包給了尚舜,這就是表示認可了。

這一次來,尚舜也成功扭轉了之前李鳳和徐興邦存在的不滿和不喜。

現在都很滿意他。

好家夥,光是上門帶的禮就有不少呢,多給他們家長麵啊。

女婿的名頭也就此定下。

雖然距離遠了,但有本事就行。

大人也不在了,以後他們就差不多是親爸媽。

等以後弟弟妹妹有難時,拉一把手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接下來幾天,尚舜又跟李鳳娘家那邊的親戚見了麵。

想著兩人年後還要出去工作,回來也不方便,還浪費錢。

中間的程序也就加快了。

兩人的婚事正式定下。

在徐之嫻的要求下,到時候他們就直接領證,然後在老家和N省那邊分別小辦一場就得了。

這也是她跟尚舜商量好的。

兩人都想早點定下,免得下次又來回跑,還不如這一次就弄好。

儀式禮數都安排好了,別人又能挑什麼嘴。

村子裏很多相親認識的,也不是很快就結婚一條龍拉下來了,可能一個月內從認識到回門都結束了。

李鳳本來還有些不滿意,覺得還是倉促了點,但在尚舜拿出各類禮錢後就直接答應了。

不提其它,光是彩禮錢就有六萬六。

喜得她跟徐興邦都私下跟徐之嫻說,她這算是找對了人。

至於更多,夫妻倆也沒想過。

他們其實也是本分人,沒想著要獅子大開口。

等到置辦嫁妝,夫妻倆也把她們這邊傳統的物件都備齊了。

幾大床被子褥子、床單被罩、桌椅板凳、盆、桶、痰盂、鞋子等等。

“壓箱底的錢我們就給你五千,本來我跟你爸也沒攢多少錢,你的工資也都是自己拿著的。”

收拾嫁妝物品時,李鳳這麼告訴徐之嫻。

“別說你,以後你兩個妹妹也是一樣。”

“也不存在偏心誰。”

“我跟你爸也沒本事,你們要是嫁得好,我們還能不為你高興?”

將被子綁好,李鳳頭也沒抬地說著。

“家裏要是條件好,我給你幾萬都沒問題,但條件擺在這了,也隻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