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35年,既雍正十三年。
這一年,一直追求“長生不老”的雍正皇帝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當他接過張、王兩位道長為他精心練製的“長壽仙丹”時,他的手一度顫抖,一時激動得難以言喻,當即下令重賞兩位練丹道士。
作為一名帝王,他縱然再怎麼龍心大悅,可防範之心卻未曾削減。仙丹都已經送到了嘴邊,突然又遲疑不決,犀利的目光直逼殿前兩位道士,厲聲問道:“這一回,你們倆當真確定這‘仙丹’可令朕長生不老?且不具任何毒副作用?”
這“仙丹”雖然是張、王兩位道士親自煉製的,但他們卻從未試過藥效,又怎麼知道它的真正功效?可眼下丹藥已經呈上,如果實言相報,勢必落得個欺君之罪,到時恐怕難逃一死。
說真話必死,說假話也許還有一線生機。秉著求生的意誌,張姓道士戰戰兢兢地回道:“回皇上,仙丹功效毋庸置疑。此次如再有差錯,草民願以死謝罪!”
王姓道士亦附和道:“皇上,草民也願以性命擔保!”
聽著他倆這番信誓旦旦的豪言壯詞,雍正竟也信以為真。可他卻仍然不敢枉自服下“仙丹”,便命令身旁一侍奉宮女:“你替朕一試藥效,如果事實證明他們所言不虛,你也算是榮幸了。”
這個宮女的名字叫做呂思瑩,她可不同於一般的普通的宮女;她的真名叫呂四娘,是明末清初的傑出學者、詩文家呂留良的後人。她費盡心思混進皇宮,為的就是刺殺雍正,為呂氏一族報仇。
此刻,雍正命她試藥,她自然心存顧忌,因為她根本就不信這世上有什麼長生不老之術。可她隻是一介宮女身份,皇命難為;在無從選擇之下,真想不惜一切後果,立馬動手行刺雍正;但她深知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到時不但殺不了雍正,自己也將無法脫身。
左右為難之際,她最終決定犯險試藥。心裏頭尋思著:“如果這丹藥真的有毒,等到毒發前再伺機行刺雍正也不遲。如果無毒,則可保住性命,來日方長,不怕沒機會行刺雍正這老賊!”
當呂思瑩服下丹丸後,雍正仔細觀察了她好一陣子;那張、王兩位道長更是提心吊膽地觀察著變化,不敢有絲毫閃失。所幸的是,初時沒見到有任何不良的反應;雍正這才放心服下手中的“仙丹”,開始夢寐自己向往已久的長壽生涯。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次日,既公元1735年農曆8月23日,圓明園中突然傳出雍正駕崩的噩耗,享年才58歲,在位僅僅十三年而已!傳言他是因患惡疾而駕崩的,其真實原因,恐怕就隻有張、王那兩位道士心知肚明。
生老病死,本來是人世間最為稀鬆平常的事,但這事到了雍正頭上,卻成了一次例外!
誰也沒有想到到,雍正的駕崩即是他帝王生涯的終結日,同時也是他“永生旅程”的開始之時。
九九八十一天之後,他竟奇跡般的醒過來了。好在他的寢陵空間夠大,否則,就算他有幸再度活過來,也得被活活悶死在陵墓之中。
當雍正費盡千辛萬苦從陵墓中爬出來後,這才驚奇的發現:自己不但複活了,容貌更是年輕了幾十歲,宛若剛過弱冠之年的翩翩少年。
可惜的是,世事無常,有得必有失。正當雍正為自己的神奇重生感到欣喜之際,另一件事卻令他感到無比的激憤!這個時候,他的兒子弘曆已經登基繼位,身邊的一切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得到了永生,卻失去了帝寶座,他除了感慨造化弄人之外,別無他法!
不甘!他真的很不甘心!至所以會失去這一切,都是張、王那兩個道士造成了。好在他已經打聽到,那兩個道士早已被弘曆淩遲處決了。要不然,他還真的無法咽下心中這口惡氣!
此後,雍正化名為艾正,遠離了自己的親人、遠離了繁華的京城。
他已經不敢在皇室親友麵前出現,因為他不想給弘曆帶來精神壓力,同時也怕自己的出現會嚇到別人,更怕大家把他當成一個怪物、亦或是妖孽來看待!
離開、去過自己的永恒生活,是他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