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漢代最普通的一種冠飾,一般文官與儒生日常都戴這種冠,是由先秦的緇布冠演變而來。它最下麵是一個套在頭上的冠圈,冠圈上裝有用鐵作竹或木作的冠梁——一個梯形板框,板框的前麵高7寸,後麵高3寸,頂部長8寸。公侯的冠上裝三道梁,中二千石至博士級別的官員(相當於後代三至七品官員)的冠為兩道梁,博士以下的吏員與儒生們的冠隻有一道梁。
這種冠是在漢代文物中所見最多的冠帽。在山東嘉祥武氏石室畫像、山東長清孝堂山石室畫像、河北望都漢墓壁畫、內蒙古和林格爾漢墓壁畫、陝西榆林漢畫像石以及河南、江蘇、四川等地的漢代畫像中,都可以看到大量頭戴進賢冠的人物。這裏麵有二千石一級的太守、刺史等高官,也有中下級官吏與儒生、賢人,他們個個被描繪得儀態端莊、神情恭謹、服裝整齊、地位分明,充分表現了漢代禮儀製度的嚴謹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