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酒師不是機器, 不止要機械地把酒按照配方調出來。

為不同的人或者情景而改變調酒配方, 這是調酒師的愛。

仔細想想, 陸嘉音從大一開始兼職調酒,三年多的調酒經驗裏, 隻有一次改變了調酒配方。

是因為顧亦。

而那次他點的酒,居然也是馬提尼。

她記得她把青檸和西瓜做的小豬臉果簽插.到馬提尼澄清的酒體中, 顧亦當時頗為意外地掃了一眼:

-你們這兒的馬提尼配這麽幼稚的裝飾?馬提尼不是配橄欖?

-給別人是配橄欖。

-這麽說,我在你這兒,有特殊待遇?

想到這兒陸嘉音坐在酒店的會議廳裏兀自笑了。

忽然能明白這位老前輩為什麽會在講到一些酒時帶著興奮回憶, 那大概都是生活裏“愛”的瞬間。

陸嘉音想,到她年邁的時候,也能回憶起很多這樣的瞬間,而這些瞬間或許都會與顧亦相關。

他是她所有愛的源頭。

顧亦在日本呆了幾天,知道陸嘉音忙,他一般不打擾。

窩在酒店同工作室裏的人開視頻會議或者帶著蜜丹紙出去畫一些靈感草圖。

“東京今晚有煙花大會,有空就去看看吧。”

山崎前輩提前下課,他把稿件夾到腋下,起身離開會議廳,“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愛上生活,也是成為優秀調酒師的重要一課。”

每年夏天日本都會舉辦煙花大會,用於祈福和安撫亡靈。

陸嘉音收好東西,盤算著約顧亦去看煙花。

手機忽地震動一瞬。

顧亦剛好發來信息:

【大概什麽時候結束?】

陸嘉音跟著其他調酒師的身影走出教室,撥通電話。

電話那邊的顧亦聽上去有些意外:“今天下課很早啊,果然心有靈犀。”

長廊外是大亮的天光,才下午4點,確實很早。

但心有靈犀是什麽意思?

“心有靈犀?“陸嘉音帶著疑問重複了一句。

“對啊,心有靈犀,”顧亦語氣聽起來很愉快,“正想約你去看煙花大會,你就提前下課了。”

“......與你心有靈犀的應該是山崎老師。”

陸嘉音這樣說完,聽見顧亦在電話裏重重地“嘖”了一聲。

顧亦在一家和服店等陸嘉音,離上課地點不遠,陸嘉音走了不到10分鍾就到了。

和服店的老板娘化著日式濃妝,熱情地迎了出來,她看上去很興奮,用不太標準的中文同她打招呼:“尼蒿!”

顧亦大概來得很早,已經換了一件淺灰色男士和服,正靠在門邊,說了一句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