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對於女主來說是很難得的。但愛情對她來說也是如此。
第一次,女主對一個樓氏少年心動了,在叛軍作亂之時,他千裏追尋,明明都快到了議親的環節了,甚至聘禮都擺滿了陳家的大廳,但最後婚事還是吹了。
而第二次,曾經有過一麵之緣,甚至在大火中救過她的人,直接請旨為她賜婚。
少商被逼著接納他,被逼著全心全意的對待他,被所有人稱為子晟新婦,漸漸失去了自己,可是最後,還是被他為了報家族仇恨而舍下。
這時,少商心灰意冷,向皇後請旨退了婚,打算入宮,常伴皇後身邊。
而原身也是這個時候一直陪在女主身邊,不離不棄。
看著少商為了她的第二任未婚夫痛不欲生,即使受病痛折磨,神誌不清時,還是念叨著他的名字,想隨他一起離開。
原身明知道她此時心有所屬,但還是撿漏做了她的第三任未婚夫。
當時原身心裏還很高興,從他第一次見到女主時,就見識過了女主的聰明機智,天真活潑,就對她一見鍾情了。
將其他女子趨之若鶩的繡球拋之於她,卻被她還了回來。
可是那一次見麵,就給原身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打聽到她是誰家的女子,總是出現在她麵前,可是因為毒舌慣了,總是惹她生氣,自己還不覺得。
因為自己能看到她戴著麵具下,生動活潑的一麵,還為此高興,卻不知漸漸把她推遠了。
明明是自己最先向她表露情義的人,結果她卻有了第一任,第二任未婚夫,就是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
她的第一任未婚夫,什麼都沒有,一家人還要仰仗大房一家生活,寄人籬下,可是少商卻仍然願意選擇他。
第二任未婚夫本不是她所求的,可是少商還是漸漸喜歡上了他,最後為了他,寧願苦守宮中,等待他回來。
而自己這麼多年的陪伴,卻仍然沒有走進她的心裏,當時撿漏做了她的第三任未婚夫,即使不得她的心意也很高興。
想著即使她心裏有其他人,可隻要成了婚,再過個幾十年,有了孩子,孫子,她的心總能向著自家一點。
可是沒有想到,自己五年的陪伴,卻仍抵不過他歸來的那一瞬。
那一刻自己才知道,原來發自內心的喜歡和愛,不知不覺到了如今,早已情深根種。
可惜她心裏早已有了其他人,自己再也走不進去了。
曾經自己苦口婆心的勸說師傅放下,如今自己也走了他的老路。
看著心愛的姑娘嫁給了她的第二任未婚夫,兩人還有了孩子。
可是原身至此都沒有放下過,看著她現在幸福的生活,原身很是悔恨。
明明是他先向她表露情義的,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後來者居上?
等到自己徹底明白心意的那一刻,才發現已經太晚了。
自此一生,原身都孤獨終老。
而少商雖然最後和自己的丈夫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但年少時,不得父母親緣,等到父母回來以後,也沒有享受到母親的關心與愛護。
後來好不容易在皇後身上體會到了母親的溫柔,卻很快又體會到了喪母之痛。
第一次認真喜歡上一個人,即使他什麼也沒有,但就因為他有一顆赤誠的心,本想不管不顧的和他在一起,最後還是分開了。
第二次全心全意的向著他,最後卻被他拋棄,雖然最後兩人在一起了,可這個過程中受的傷害,卻是無法彌補的。
原身看著女主從最開始的天真活潑,到最後的目光如死水,被情所困。
難道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嗎?
原身也很心痛,明明他有機會和她在一起的,如今卻隻能看著她投入別人的懷抱。
看著她即使受傷,神誌不清,嘴裏還是喚著別的男人的名字。
如果他早點明白自己的心意,早點管住自己的嘴,是不是她的心,也會有放在自己身上的一刻?
是不是她就不會經曆那麼多,也不會那麼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