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很快公布,雖然今年頒布了新的科舉,但每三年的科舉製度暫且不變,依舊隻能有舉人參加,而且上榜的名額更多了。
畢竟如今大清的國土麵積更大了,需要更多能人誌士前去治理。
為了治理好這些地方,將會選拔更加全能的人才,隻要滿足條件,不怕吃苦,願意獻身底層,就能榜上有名。
而且,未來將會頒布更加完善的晉升製度,隻要政績考核過關,不管家世如何,都可以慢慢往上升……
這下那些學子們也沸騰了。
考中了分配到哪個地方不確定,有那些達官貴族中,隻想憑借祖上的蒙蔭,混個一官半職的人也歇菜了,生怕自己考中了,被分配到窮鄉僻壤的地方去,豈不是受罪?
而那些普通學子則是興奮了,有了更多的名額,上榜的可能性更大,至於貧苦,他們本就過著貧苦的生活,再苦能苦到哪裏去?
而且又不是一輩子呆在這個地方,隻要政績達標,每年都可以往上升,對於他們這種沒有背景的人而言,何嚐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不用擔心自己做的好好的,突然來個空降的二世祖頂替了自己的位置……
總的來說,此次科舉變革支持的人占大多數,聖旨順利頒布了下去,為朝廷重新選拔了一番人才……
弘翔被那些聽不懂話的異族人急得頭都大了,打是打下來了,可交流成了問題呀!
早知道該讓舅舅多安排幾門外語課的,隻學會了西方國家的,不懂這些小國家的話怎麼辦?
對著他們雞同鴨講了大半天,也沒明白他們說的什麼?弘翔氣急,寫信回去向葉朗訴苦。
葉朗看了有些好笑,明明這麼簡單的事,何必為難自己?
直接寫信回去,國土接壤的地方,百姓們必能相互聽懂對方說的什麼,直接找那種會兩國話的人充當翻譯,由他們來教學就可以了,別為難自己?
畢竟他們打下那麼多的國家,要是每次打下一個國家,都要學會一個國家的語言,豈不是太為難了?
收到信的弘翔了然,加上自家哥哥送過來的一批能人,終於可以放鬆些了……
而在攻打東部的葉文月等人,一直謹記著葉朗的話,小心謹慎。
隻是沒想到他們剛到和高麗接壤的地方,上前叫陣,對方就打開城門投降了。
看到這一幕,葉文月、葉文洛兩人都驚呆了,擔心有詐,兩人猶豫不決,不知道該不該帶兵進入。
而高麗國的國王很快就帶著大臣們出來了。
看到這,葉文月姐弟倆瞬間沉默了。
他們這還沒出手呢,不過就叫了個陣,怎麼這麼快就投降了呢?
就不能有點骨氣嗎?
憋了這麼久,好歹和他們打一場呀?
兩人心裏這樣想,但沒說出來,看著高麗國王誠惶誠恐的樣子,帶著朝中大臣出門投降,他們也就順勢接管了高麗。
高麗國王對上兩個十歲左右的孩童鄙視的眼神,心裏十分委屈,他們是不想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