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浩內心澎湃無比,畢竟他又何嚐不想名垂青史,受到百姓歌頌呢。

所以在聽說縣發現了一種新的作物之後,司徒浩對這件事無比看重,連夜召集了各位大臣道上書房議事。

大臣們低垂著腦袋,默默的用眼神交流著什麼。

有些消息靈通的官員知道這件事和向家有關,於是就湊到了向老爺子身旁,想要問問他能否透露出什麼消息。

向老爺子淡定的摸著自己的胡子,不管他人如何問,他始終都是一副笑臉相迎的好態度,可偏偏他什麼有用的都不說,讓人看了不由得在心裏罵上一句老狐狸。

但其實向崇心裏也在打鼓,同時他早心裏將向英罵了好幾百遍。

向子明那個臭小子,到底發生什麼了,竟然都不告訴他一聲!

沒過一會兒,司徒浩就到了,各位大人紛紛屏氣凝神,恭迎陛下。

“好了,都起來吧。”

司徒浩抬了抬手,示意各位起身,看著底下人探究不解的眼神,司徒浩這才將將為何要召見他們的原因說了出來。

“......事情就是這樣了,各位愛卿,你們有何看法?”

大臣們聽後麵麵相覷,表情各異,有人是欣喜,有人則是驚疑。

最先開口的是戶部尚書左不平,他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恭喜皇上,這是天佑我大梁,有了這種新的作物,我大梁定會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

禮部尚書也適時的站出來,說這樣受到上

天福澤的事,陛下應該祭祀上天,感念上天恩澤。

工部尚書也插了一嘴,說是如果這紅薯真的有說的那樣神器的話,不知道西北苦寒之地能不能種植。

駐守在那裏的將士糧草都快不夠吃的了,而朝廷新一批挑撥的糧草還沒有運到。

司徒浩現在聽到工部尚書說話就煩,因為每次工部尚書一開口就準備好事,不是問他要銀子,就是問他要糧草。

可國庫裏哪還有那麼多的銀子和糧草!

“夠了,夠了,徐愛卿,你不要再說了,朕已經知道你接下來要說什麼了。

朕這次叫你們過來,不是商議西北將士的吃飯問題的,而是這紅薯的事情。

各位愛卿,你們其他人還有別的想說的嗎?”

司徒浩不耐煩的打斷了工部尚書徐永尚未說出口的話。

徐永露出個無奈的表情,他也不想總是追在陛下的屁股後麵要銀錢和糧草啊。

可他這也是沒辦法,自從陛下繼位以來,三年一小災,十年一大災。

西北南疆的敵人虎視眈眈,大梁各地的水患幹旱頻發不窮。

而打仗就在都需要銀錢,他這個工部尚書當的不知道又多憋屈了。

原本徐永身後的按察使蘭元忠發出一聲嗤笑,不屑的朝徐永看了一眼,然後向前一步,走到原本徐永站的地方。

“陛下,若是這件事屬實,那這可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陛下的英名必將流傳千秋萬代。”

這話才是司徒浩願意聽的話,他

點點頭,臉上的笑和藹了幾分。

“蘭愛卿,你有何高見?”

蘭元忠急忙將腰彎的低低的,“高見沒有,不過臣確實有幾分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