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中國人都這麼囉嗦嗎?有什麼遺言趕緊說完。”
劉師傅臉蛋一紅,血壓瞬間飆升,指著骨打武師的鼻子大罵。
“遺泥馬,該說遺言的是你!受死!”
話音剛落,隻見劉師傅一記墊步側踹直奔骨打武師的下陰。
“呀啊!”伴隨著劉師傅的嘯叫,這一腳撕破空氣,徑直踢向對方的下陰。
骨打武師一個後撤步躲開了這一腳。
但劉師傅很顯然並不打算收手,這一記墊步側踹打空後直接落在地上,緊接著一記彈拳就照著對方的鼻子上招呼。
彈拳,是李小龍的常用招式之一,攻擊方法為前手拳以伸肘彈腕的力量反臂向前彈擊,力達拳背。
前手拳,就是你在站好格鬥式之後在最前麵的手叫前手。相反,後手就是在最後麵的那隻手。
“啊打!”這一記彈拳速度之快,甚至出現了殘影。
但骨打武師也是有真功夫的。
很快,他一隻手抓住劉師傅的拳頭,但也被劉師傅這如閃電般的速度和強大的衝擊力震到,導致自己的手被劉師傅的拳頭頂到了鼻子上。
此刻,這個日本骨打武師隻感到鼻子一酸,隨後眼睛漸漸濕潤,流出了眼淚。
這一下的傷害雖然沒有劉師傅一記彈拳結結實實的打在自己鼻子上的傷害大,但也挺疼。
骨打武師剛想反擊,可自己緊握對方拳頭的手突然像一輛失控的跑車一樣狠狠地再次撞在自己的鼻子上,伴隨著劉師傅的一聲大喝。
“哈!”
原來,劉師傅剛才使出了截拳道著名的寸勁!
寸勁,是詠春拳和截拳道的獨特發力方式。可以在短距離爆發出驚人的力量,本質上就是利用慣性和加速度,當你的拳頭與對方身體接觸時也可以使用寸勁,前提是你會寸勁。
大家一定看過電影《葉問》,覺得葉問的寸拳很厲害。但其實並沒有寸拳一說,這其實是一種叫“寸勁”的發力方式。後來葉問的徒弟李小龍就是以詠春拳為基礎,融合世界各國武術的長處與精髓創立截拳道,所以截拳道有“寸勁”這種發力方式沒什麼奇怪的。
如果你將寸勁學會了,那麼你可以讓任何攻擊方式、身體上的任何部位都用上寸勁。到那時,你就不止會寸拳,還會寸掌、寸指、寸肘、寸腿、寸膝……
當然,詠春拳和截拳道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屬於中華武術。
但後來李小龍提出綜合格鬥之後,截拳道就上了擂台。不止是截拳道,拳擊、泰拳、踢拳、摔跤、巴西柔術、柔道、相撲和其他門派的中國武術等都上了擂台。隻不過中國武術現在已經沒有出現在綜合格鬥的擂台上了。畢竟那時的規則十分開放:除了扔白毛巾認輸和被擊倒後無法起身戰鬥外,可以使用任何技術和擊打身體的任何部位。就連重量級劃分也沒有。那時有一個老外,是個虎爪武師,當時就上擂台與其他國家的選手對戰。當時與他打的都是重量級比他大的人,他也像國內的拳師一樣非常反對比武分重量級。他在擂台上接連兩場擊敗對手。在第二場對戰相撲選手時,他在力量上被碾壓,身體也被相撲選手像拎小雞一樣舉起來。由於對方的脂肪比較多,所以這個虎爪老外選擇攻擊對方的咽喉和襠部,成功取勝。自那次比試後,他獲得了一個“巨人殺手”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