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大家盡可能的保持安靜,但是還是有,其他劇組轟隆隆的機器聲和風聲呼呼響過。
就是在這種嘈雜的環境下這幾個女演員的聲音還是說的清楚幹淨,越燼不用人提醒,側耳認真傾聽,認真品味她們的台詞,說話的語氣和頓挫的節奏。
劉編的劇本台詞可謂是頂尖兒的,古香古色,演員也是領會的透透的,說話腔調含著古韻。三位女演員的台詞聽起來簡直就是享受。她們雖然年輕,可都是導演精挑細選出來的,台詞沒的說。
現場音夾雜著雜音都如此驚豔了,等到後期在配音室就更清晰了。可惜演員後期給自己再好的配音也比不過現場的真情實感。
當然那種現場發揮不好還不如後期補錄的,甚至需要配音演員配音的人也不在少數。
越燼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次機會。觀眾並不會無休止的給你機會,資本更不會。
君不見有多少口碑差的藝人都是因為擺爛不珍惜機會甚至自我滿意造成的?
前兩部戲大家可能還會給他機會,後麵如果一直這樣擺爛那麼觀眾也會選擇性的拒絕他的劇。
若是安安心心當個小配角花瓶也就罷了,德不配位還要繼續當主角,觀眾的反感隻會反應到冰冷的收視率和播放量上。
想到這裏,唐霜不禁小聲祈禱,信女願用十斤肥肉換越燼戲約不斷。
旁邊沉浸在劇情中的越燼???聽起來經紀人好像是為我好的樣子。
話外題,為什麼古裝劇更難拍呢?
除了早上四五點起來需要梳妝打扮,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身臨在古代的氛圍感,問了管製重要的。就是演員的身姿避免和現實生活中一樣,很多靠譜的劇組都會讓演員提前進組進行培訓。
越燼還沒有到他的戲份就在劇組觀看,除了學習跟上劇組節奏之外,也要培訓禮節。
隻不過原定培訓的時間是後天,後麵還有其他皇子的戲份,大家需要一同培訓。
很快天暗了下來,要拍室內戲了。越燼被唐霜自告奮勇幫助劇組打光。
古裝戲的夜晚怎麼拍可有講究了,不能太亮,一看就跟現代晚上一樣的亮度是絕對不可以的。
那種混子劇組就不提出來當案例了,室內一定要有蠟燭,但是隻有蠟燭其實特別暗,拍出來不好看。
這時候就要上大燈,大燈發光範圍廣,比較像自然光,再加上反光板一折射,就更自然柔和了,很符合人對燭光昏暗柔亮的刻板印象。
燈光調整好後,就等女主角了,女主換了一身衣服,又被化妝師一雙巧手打扮的光鮮亮麗,前一刻女主分離戲,男主朝堂戲,這一刻又是男主女主的恩愛戲份。
即使二人再恩愛,男主作為皇帝還是抑製不住的再三試探女主,女主沉迷於愛情中,被這再三的試探驚醒了。
這段戲大部分是鏡頭特寫,從女主的額頭到眉毛再到她最美的眼睛這段特寫,拍的女主眉眼動人,眉毛如彎彎細柳,顯得嫵媚多情。
唐霜暗暗驚訝,上輩子還以為是導演濾鏡調的好,結果現場拍出來的就和電視上的膚色差不多,看起來一個好的作品,少不了前期的準備和劇組中的多方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