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相愛的我們有同一個夢想(1 / 2)

第七章 相愛的我們有同一個夢想

愛情是一條漫長的路,在這條曲折蜿蜒的情感道路上,要有共同的理想,愛情才會協調,漫無目標地愛情既容易倦怠也很難成為彼此生活的動力。當然,這個理想不一定是共同的事業和追求,也不一定是高不可攀的人生的珠穆朗瑪,隻要是還沒有實現的願望,無論大小,都可以成為相愛之人的同一個夢想。

第一節 沒有夢想愛也茫然

解讀:愛情裏的兩個人,可以有不同的興趣,不同的愛好,不同的脾氣,甚至不同的工作不同的年齡段,但是一定要有某一個共同的理想來維係彼此的感情,如同兩個圓,如果永遠沒有交集,如何能夠走到一起?

盲目的愛情裏我們懵懂不清

口述/米友珊(女,28歲)

24歲時我認識了小水,他是我們經理的侄子,辦公室裏隻有他和我同齡,可以說說話聊聊天。後來,天天麵對麵地坐著,就產生了感情。我也不知道自己愛他什麼,反正就是茫茫然地和他戀愛了。記得第一次約會,他開著他舅舅的車到我家接我去看《哈利伯特》,我從陽台上往下看,竟覺得站在車門旁的他是那樣的陌生。戀愛的頭兩年,兩個人沒心沒肺地玩,誰也沒為彼此共同的將來做太多打算,或許是因為我們都年輕,又或者是因為一開始我倆就是聽從家人的安排茫然地走進了這個單位,茫然地參加了工作,所以都沒有什麼自己的夢想吧。兩年後,我倆誰都厭倦了,覺得這樣平凡地戀愛沒什麼意思,加上單位來了好幾個新同事,我倆就逐漸淡下來。

這兩年,芝麻大小的事情就足以讓我們吵得天翻地覆。半個月前,因為我和單位裏新來的男同事一起出了趟差,他就說不信任我,提出跟我分手。我也沒什麼心勁和他再談下去,覺得很無趣。

上周末,他沒找我,我賭氣去了城南哥哥家,到哥哥家才知道,哥哥和嫂子因為教育孩子的事情吵架了,嫂子帶著孩子回娘家了。我趕緊替哥哥給嫂子打了個電話,嫂子在電話裏跟我哭訴,“不都是為了孩子麼?”嫂子訴盡了委屈後,答應這就帶孩子回來。哥哥一聽嫂子要回來就樂了,吩咐我趕緊收拾屋子。我邊收拾邊跟我哥嘮叨我和小水的事,我哥問我,“你們好歹也談了快四年了,沒想過以後怎麼辦?”“什麼以後,這不都要分手了麼?”哥哥聽了這話,走過來狠狠地敲了敲我的腦袋,“姍姍,別拿愛情當兒戲,兩個人得趕緊想想未來,難道耗在一起浪費青春?”“我們又沒有結婚,不像你們,為孩子的未來費盡心思,我倆沒啥共同的未來。”哥哥歎了一口氣,說“傻丫頭,那就找點共同的夢想啊,有共同的夢想,才能拴住彼此的心,才有未來可言。這樣茫無目的地折騰下去,隻怕到了三十歲你們還左搖右擺舉棋不定。”哥哥的話讓我如夢初醒,是啊,四年了,我在盲目的愛情裏懵懂不清,是該好好為我和小水設想一個共同的夢想了,老這麼晃下去,別說愛情,就怕連我的青春都要晃掉了。

第二節 夢想不同分道揚鑣

解讀:夢想不同,兩個人忙碌的方式就會不同,因此也就產生了很多時間、空間乃至行為方式上的隔閡。愛情不僅僅是彼此的動力,有時也需要某一方為愛情做出犧牲,所以,如果兩個人的夢想差距太大,其中的一方又難以放棄一些,也是很難走進同甘共苦一起奮鬥的佳境的。

為什麼相愛的我們不能一起奮鬥

口述/金妍(女,30歲)

我們都是有夢想的人,王林想成為下一個張藝謀,我想擁有一家自己的雜誌社,正因為感歎著彼此的夢想,所以我們愛上了雄心勃勃的對方。愛上的時候,我們都不過站在夢想開始的地方,然後握著手,相互鼓勵,向彼此的夢想遙望。為了他鍾愛的攝影和導演藝術,他去了韓國,一去就是三年,而我則必須留在國內,因為好不容易在一個不錯的報業集團站穩了腳跟,即便是我不能夠成為默多克,也要先成為閭丘路薇,所以,兩地分居成了必然,婚事也就一推再推。當然,不能說我們的感情不好,自由戀愛,相互敬仰,還是有很深的情感基礎的,但是再深的感情也抵不過時間和空間的阻隔,他去韓國這三年,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他回國後,因為工作的需要,基本上一年有十個月都在全國各地奔波,而做記者的我,自然也少不了經常出差,聚少離多的日子讓我們的感情更加淡漠。直到有一天,我打電話給在平遙拍紀錄片的他,接聽電話的是一個女孩,問我找王哥哥有什麼事,我才突然焦慮,這個接聽電話的嗲聲嗲氣的女孩,是不是我的替補?而我和王林之間,又有多久沒有好好地溫存過,沒有親昵地說過話,聊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