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應對(1 / 2)

望林村的清晨,突然喧鬧嘈雜起來。

官府上麵來人,正在與村長盤查核實村裏的情況。

不明就裏的村民,遠遠地圍觀竊竊私語。

珍珠聽到消息時,心中一突,想起了顧褀臨走前的提醒。

她忙找來了胡長貴,耳提麵命一番。

胡老爹老實,她怕他被人一唬,就說漏了嘴。

胡長貴麵色沉沉又帶著緊張,珍珠說,家裏賣人參的事情,隻有家裏的幾個人知道,隻要他穩住氣,就啥事也不會有的。

可他麵對的人,畢竟是官府派來的,說不緊張那是假的。

“爹,這時候,咱們可一定不能出差子,你想,為什麼官府要來咱們村盤查呀,肯定是因為咱們家和福安堂交往過甚,覺得咱家有可能是挖到人參的人家,所以,你要記住,咱家是為了送兔子才經常到福安堂去的,知道吧。”珍珠語重心長的又絮叨了一遍。

胡長貴連忙點頭,不過,他額頭的汗珠卻出賣了他的緊張。

“別緊張,放鬆點,池塘裏的藕還沒挖幹淨,爹,你去池塘裏繼續挖藕,等他們來的時候,再上來,別擔心,照著平常的樣子就可以了,萬事還有劉掌櫃擔著呢。”珍珠給她爹找點事忙,忙起來就不那麼緊張了。

“對,對,我去挖藕。”胡長貴連連點頭。

珍珠又跑到李氏那交代了幾句。

李氏雖然緊張,但比胡長貴沉得住氣,加上她又是孕婦,不宜出麵待客,所以珍珠反倒不擔心她。

果然,半個時辰後,兩名衣著普通卻頗具氣勢男子在衙役的陪同下敲響了胡家的院門。

潘雪蘭應聲去開了門,卻被門外的情形嚇得臉色發白,忙喚了在池塘裏挖藕的胡長貴。

“長貴呀,還在挖藕呢,快上來,上麵來的大人找你問些話。”喊人的是趙文強,他一直陪同幾人在村裏盤旋。

“哎,趙叔,等會兒,馬上就來。”胡長貴應道。

趙文強熟門熟路的引著幾人進堂屋。

突然,其中一人停下了腳步。

趙文強額上的汗珠流了下來,害怕突然出現了什麼狀況。

“這種椅子倒是新奇。”那人聲音低沉,手指著屋簷下的躺椅說道。

“啊,嗬嗬,何大人,這是太平鎮最近時興的躺椅,好多人家都定製了,坐在上麵上下晃動,愜意又舒服,您可以試試。”趙文強連忙笑著解說。

何大人用手指觸動著椅子,果然上下慢慢晃動,他感興趣的打量起躺椅。

“沒想到,這偏僻的小地方還有不少新奇的物件,這椅子倒值得呈上去。”另一個人也饒有興趣的看了幾眼。

胡長貴擦幹了手腳,急急忙忙地趕了過來。

潘雪蘭戰戰兢兢的端上了茶水,忙退了出去。

緊張的見禮後,胡長貴恭敬的站在一旁。

“胡長貴是吧,聽聞你與太平鎮的福安堂交往密切,可有此事?”何大人看似漫不經心的問話,眼睛卻緊盯著胡長貴的表情。

“回大人,家裏去年養了兔子,承蒙福安堂的劉掌櫃看中,隔三差五的購買家裏的兔子,小民一家都對劉掌櫃感激萬分。”胡長貴躬著身一臉感激模樣。

“不止是兔子吧,昨個從你家拉了三大車的貨物,全村的人可都瞧見了。”另一人冷聲問道。

胡長貴的腰欠得更低了,急急解釋道:“大人,小民家的池塘昨日放水挖藕,劉掌櫃早些日子就定了蓮藕,說是他們東家喜秋藕,所以昨日拉走了三車。”

他比手畫腳的指著院子裏挖了大半的藕塘。

何大人朝池塘瞥了一眼,他們監察了福安堂半個多月,自然知道劉平拉的是什麼,不僅是蓮藕,前些日子拉了蓮子和棗子,運回太平鎮後,又直接安排送往京城顧家,都是些鄉下莊子產的土特產,快馬運往京城也需十天左右。

嘖,京城裏什麼新鮮的蓮藕棗子沒有,非要費勁的從這麼遠運送,送到顧府,顧大人未必會喜歡,畢竟過了十餘天,這些都不算新鮮了,劉平那廝白長了一付精明樣。

“大人,胡家送的可不止這些,他們這靠山,野味藥材遍地,這些他們估計也送了不少。”一旁隨行的衙役突然諂媚的說道。

胡長貴心跳加速,抬眼看了一眼說話的衙役。

哎,卻是眼熟得很,不就是上次來胡家問話的那個黑臉捕快麼。

胡長貴對他印象可不好,上次他們恐嚇趙虹玉和胡長林的情形還曆曆在目呢,這次又在一旁煽風點火。

“喔,你們家還會打獵采藥?”何大人目光凜冽的看著他。

“回大人,小民家是普通的莊戶人家,不會打獵也不認識草藥,深山老林蛇蟲猛獸多,咱村的人沒幾個敢進山打獵采藥的。”胡長貴一付老實膽怯的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