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待修~!明天老攻粗場~
第6章
林家舊屋門外站了三個人。
葛氏道:“小林斯文白淨,寫得一手好字,上次俺家找他寫信,問過了,自小就請先生上門教書呢,念過好多書的,教你們家福寶,綽綽有餘!”
又放低嗓子:“不過小林有點怕生害臊,咱們說話小點動靜,別總盯著人家看。”
與葛氏一身淺灰色粗棉春衣不同,旁邊的兩名青年是杏花村周家的家丁。
杏花村周家,是這一帶的幾個村內最有錢的一戶人家了。
周家年年種好木,掙的錢多,每年農忙都花錢請人幹活,房子越修越大,用料越來越好,連看家護院的家丁都請了三四位。
葛氏旁邊的青年正是其中兩位,他們今日替周氏登門見一下林殊文。
周氏有雙兒女,今年六七歲。
周氏二人觀念比絕大部分出身農家的人超前,一旦家裏有條件,就立刻請先生上門給兒女傳授學識,教他們識文寫字。
周家原來請的那位先生回鄉裏娶妻生子了,本來想請馮先生接替,但馮先生自詡是這一帶唯一一個富有學識的人,自然有點心高氣傲。
周家派人去登門馮先生家請了兩次都沒成功,今日葛氏到杏花村竄門,聽聞此事,就把人領到林家舊屋門外。
葛氏替雙方做了介紹,把來龍去脈講清楚,目光轉向白得跟麵團似的林殊文身上,問:“小林意下如何?”
林殊文手頭缺錢,沒有急著回絕。
他輕聲道:“我可以試試。”
兩位周家的家丁見他生得麵白文秀,雖然很年輕,但光站著那,氣質看上去就與旁人不同。
彼此交換眼神,遂開口:“請林先生隨我們到一趟周宅,夫人與先生見過麵後再決定此事。”
林殊文點頭:“好。”
家丁驅了馬車過來,林殊文方才叫他們瞅著看了會兒不自在,此刻坐在車內,淺黃色的簾子隔絕四周,獨坐小小空間,不斷暗示自己要放鬆。
杏花村位於八寶村的一刻鍾方向,出了八寶村往右直行半刻鍾,過一座橋,繞個彎繼續直行半刻鍾,乘坐馬車需要至少一刻鍾的路程。
山野之下皆是矮田,時值春忙,田裏插滿青色稻苗。
林殊文借著車窗打量村外環境,眼前出現一條二十尺寬的河,河流正在漲水,水麵清碧,白鳥棲息。
馬車穿過橋麵,又行駛半刻多鍾,就來到杏花村。
春光好,正值杏花盛開的季候,整個村子幾乎淹沒在一片燦爛的花色中,雨水充沛的緣故,許多花瓣落下鋪了滿地,有風吹過,花瓣頓時紛紛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