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嬸探出頭,見自家兒子追在小林先生身後跑,搖頭歎息,接著又笑。
她很中意林殊文這個哥兒,假如對方能跟自家孩子看對眼就好了,若看不上,也沒到硬是撮合兩人的地步,男人身邊有個伴兒,尤其住在村裏,還是適合過日子的更加合適。
林殊文秀淨文氣,懂禮乖順,是個好孩子,可惜身子太弱,基本幹不了幾件活兒,說不定還要伺候他。
莫嬸雖然喜歡林殊文,卻也抱著務實的念頭,想著莫布將來好上個人能替他分擔些家事。
胡亂想了會兒,莫嬸收起念頭,讓孩子自己折\/騰去。
途中,莫布跟林殊文講三姐精巧的做衣裳手藝。
“在咱們村,家裏沒個女人或哥兒會做細活兒的,都自己買布掏錢讓三姐幫忙做,比去市集買省些錢。”
林殊文觀察沿途的環境,默默記住方向。
他來八寶村也有將近三個月了,除了去自己的那塊田走走,餘下時候大多都留在屋內不出門,臨入夜才去嚴宅念書,對村各處還不太熟悉。
莫布指著一棵樹旁邊的院子:“三姐就住這兒。”
三姐和莫布家並非親戚關係,她往上還有兩位兄長,因為自小性子穩重沉靜,能主事,看起來更像姐姐,所以這些年八寶村的人都叫她三姐。
三姐的男人一早去村集做買賣,她就在院子的屋簷下製衣,眼看家裏人今年的夏衣都準備做完了。
莫布:“三姐,接活兒嗎?”
三姐看見來了活兒,跟林殊文商量收取的工錢,用不了多久就定下此事。
夏衣比較輕薄,製作的工序比冬衣簡單,不費那麽多精力,收的工錢自然就便宜些,隻要提供布料,夏衣隻算手工錢一件按二十文收。
三姐把布匹抱進屋內,又給林殊文度量尺寸,先收一部分定金,告訴他需要半個月才能把兩身夏衣做完。
走出三姐院子,莫布道:“俺也想做新衣裳,不過俺娘今年不給我做夏衣了,去年的還能穿,又說俺常常把衣物弄得太髒,多做一件她洗著受氣。”
說完還自己笑了笑,神情委屈:“俺跟著爹要上山下田,沒辦法嘛。”
林殊文跟著淺淺一笑。
回去路過巧嬸家,他向巧嬸買了十塊涼糕。
一半送給莫布讓他帶回家,剩下的五塊,打算自己留兩塊吃,拿三塊到嚴宅。
正午,林殊文用涼水擦拭手腳,換了身寬鬆的衣物,坐在通風的地方嚐塊涼糕就回屋午睡。
醒後時辰還早,窗外幾扇芭蕉綠綠油油的,葉子能泛光。
田裏第一批種的菜苗已經長好,林殊文等日頭小些,帶上水囊,拿了片芭蕉葉頂在頭上去田裏把菜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