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哥兒跟鄭哥兒好像在跟小林先生學認字,照我說,六子家那幾個小子也跟小林先生學一段日子算了。”
“就是,小先生性子好,不像那馮先生仗著自己念書就心高氣傲,這也看不上那也瞧不起,以前找他寫封信還得看他臉色呢,心情不好還不寫!如今倒好,在村裏找小林先生寫信就成,不用專門跑杏花村一趟,更不用看誰臉色。”
婦人們說了一通,再往水塘瞧去,已經不見少年放鵝的身影。
******
林殊文帶鵝剛回院子,在門外看見幾道徘徊的身影。
徐哥兒鄭哥兒,還有他不認識的人,帶著三個小孩。
鄭哥兒抬眼,道:“小先生回來了。”
聞言,帶著孩子的男人走向林殊文,喜道:“小林先生,我是趙六子,今日過來有事相求。”
六雙眼睛齊齊投來視線,林殊文本來臉皮就薄,見狀,取出鑰匙開門,把人都請進屋裏坐。
他正準備沏壺涼茶,趙六子道:“小先生不必客氣,我們有事相求,怎麽還能勞煩你幹活。”
趙六子口中所求,正是前不久在河邊洗衣的婦人們閑聊過的。
趙六子欲請林殊文教他家裏三個兒子認字念書,教一段日子,學些淺薄易懂的。
趙六子道:“若小林先生認為我家三個小子是塊料子,能學下去,到時候我就送他們去城裏的私塾,若不是那塊料子,倒不如早早跟我學做生意,以後還能盡早學到份謀生的手藝。”
趙六子邊說邊從懷裏掏出一個錢袋,裏麵裝有些碎錢。
“這是給先生的束脩,錢不多,為表誠意,錢一次就在這兒給完了。若先生答應,晚些時候我在切幾塊肉送幾隻雞過來,先生看如何?”
趙家的三個小子學不了太久,約莫先學一個月左右,先估摸估摸。
林殊文一忖,道:“那就讓他們每日午後,跟鄭哥兒徐哥兒過來,固定教一個時辰。”
趙六子合掌拍著笑道:“好、好。”
又把視線轉到三個孩子身上:“你們三個小子,還不跟先生道謝。”
三個男孩子紛紛喊“先生好”,其中有個哥兒,生得最是瘦弱。
趙六子看著最弱小的孩子,道:“這是老三,跟老二前後不過幾刻鍾出來的,偏偏老\/二生得壯實,老三吃再多肉都比尋常人家的哥兒瘦弱。”
林殊文見過三個小孩,聽他們各自說了名字後,就讓趙六子先帶他們回去,明日再來。
徐哥兒鄭哥兒相互對視,問:“小先生教我們五個人會不會太吃力了?”
林殊文道:“教一個是教,教五個也是教。”
在他看來並沒有太大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