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哥兒和鄭哥兒忙著秋收的農活兒,已經有一段日子沒來學字。趙家三個小子學足一個月,入秋後也在忙著農物收成,忙完後也不來了。

老\/二跟老三最有念書的潛力,所以趙六子打算今年趁秋收多攢些錢,來年開春了把老\/二老三送去城裏的私塾,老大就留在家裏跟自己幹活兒學著怎麽做買賣。

為了向林殊文表示謝意,趙家送來不少糧食和臘腸,農忙時還向村民四處宣揚林殊文的善心。

眼下村裏不止有林殊文一人識字,徐哥兒鄭哥兒也認得好些字,能寫家書了,想給外頭親人朋友寄信的村民無需每次都找林殊文寫,找兩個哥兒寫亦是一樣的。

林殊文出門時,路上遇到人。

對方向他問:“小林先生,你不生氣麽?村裏本來隻有你一人識字,大夥兒找你寫信,可如今徐哥兒鄭哥兒都會寫字了,豈不是把小先生的生意搶了?”

林殊文眼底帶了些害羞的笑意,回應道:“不生氣。”

少年一笑,問他的人頓時變成啞巴。

他們甚至覺得自己稍加惡意的揣測,對眼前白白淨淨,善良又溫順的小先生是種侮辱,剩下那些話立刻咽回肚子。

******

這日天色微陰,林殊文從早開始做了三個時辰的木雕,直到胳膊酸麻,他咧咧嘴,展開胳膊微微抬高便覺得不太舒服。

林殊文往旁邊的水盆走近洗手,又止不住揉了揉幹澀的眼眸。

嚴融之白日上山,要傍晚才回來,他便獨自回房睡了會兒。

醒後還有一個時辰才臨傍晚,林殊文跟管事說自己出門走走。

管事道:“公子忙了半日,散散心正好合適。”

又道:“今日村裏開集,公子可以過去看看。”

於是林殊文帶上錢袋走去開村集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攤子擺了一路,莫布家還設了賣鴨子的攤。

莫布正坐在石塊上看攤,見他來了,忙抬手招呼。

林殊文先去巧嬸的攤子買了幾塊棗糕和桂花糕,分給莫布兩塊,還陪他在鴨子攤前坐著說會兒話。

莫布道:“俺娘回家準備做飯了,還叮囑俺若天黑了鴨子還沒賣完就收回去,等過幾日拿這幾隻鴨子跟其他叔伯換些過年的東西。”

一聽過年,林殊文便生出些微恍惚。

不知不覺,他回到村裏將有一年,這一年裏他還把自己的人生大事辦了。

想起嚴融之,林殊文起身和莫布道別,轉去另外的攤子瞧瞧。

有漁民賣很大隻的河蟹,用麻繩綁好放在魚簍裏,一個魚簍放兩隻,林殊文掏錢買了四隻。

漁民笑道:“這一批河蟹蟹黃可多了,膏肥流油,吃著可香。”

林殊文一手拎一個魚簍,用油紙包好的糕點則掛在腰間,趕在傍晚前走回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