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屋內靜靜等候片刻, 未見有人上來, 便自行下樓。

步行至一樓的階梯,看見右側正在分摞木柴的一名老伯抬頭,笑道:“公子醒了。”

林殊文不認識對方,點了點頭,詢問:“您是?”

“公子跟主子一樣喚我義伯就好,這間院子素日裏隻有主子上山時住著, 我在院裏看著,負責打理周遭。”

義伯打了水洗手,走進灶房開蓋, 將還溫著的菌蔬湯盛了碗, 放在桌上。

“山裏下雨後比往時冷, 公子過來喝碗湯, 暖暖身子。”

林殊文坐在凳上, 抿唇淺笑:“多謝義伯。”

說完就乖乖捧起湯喝下。

秋後山裏結出的糧物瓜果十分多,有人為栽種的, 還有野外獨自生長的。

林殊文口味比較清淡, 嚴融之走時讓義伯留份清湯, 義伯便用菌和蔬菜熬湯,味道帶甜,濃鬱又不膩味。

林殊文連喝兩碗,神情溢出滿足:“好喝。”

又問:“嚴融之還在林場忙麽?我能不能過去看看。”

義伯忖道:“這個時候主子應當在山裏。”

又道:“林場大多是工人,做活兒嘈鬧不說,人也進進出出的,怕公子不自在。”

一聽人多,林殊文立刻打消去林場的念頭。

“我在屋裏坐會兒就好。”

不久後雨停,林殊文又想沿院子周圍的地方走一走。

因在山裏,附近雖然都是林場的範圍,很容易就能走回,可他並未冒然行動,而是問過義伯能不能沿四處看會兒,得到對方的答覆,方才走出院子。

義伯跟到門外,林殊文道:“義伯無需跟著。”

他伸手朝周圍指了指,又道:“我就在四周能看見的範圍走走。”

義伯點頭,笑著指向另一麵:“過了這片淺樹有條溪流,溪流前邊有塊長著花的長坡,入秋後漫山遍野都是山椿,林場幾個工人帶著妻子和孩子上來住,眼下花多,婦人時常帶小孩到那兒采花,摘了拿回來做花糕蒸花釀。”

林殊文聽完點頭:“我知道了,多謝義伯。”

******

雨後山裏到處都是樹葉子的氣息,草甸濕潤柔軟,大半泛著黃。

一襲圓領青袍的少年沿院子右邊走了走,又轉去左邊的淺林。

就如義伯所言,步行百餘步就穿過淺林,眼前出現一條臂寬左右的溪流。下過雨,溪水漲高不少,卻依然清澈無比,能看見水底下的石子。

他走近溪流仰眸遠望,入眼的便是一片色彩絢麗的山椿。

林殊文不禁喃喃感歎,越過溪流,朝生長著許多山椿花的長坡走去。

山坡緩且長,步行過去並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