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啞聲道:“我都沒準備新年賀禮送你……”
嚴融之將林殊文牽起, 走出寢屋。
“我較殊文年長,又是你的夫婿, 送份過年小禮是應該的。”
夜裏下過雨,地麵仍濕漉漉的, 吹過身上的風刺得手指微微生疼。
林殊文很快被嚴融之牽入飯廳,廳門落下簾子遮風, 內室還置放燃燒木炭的火盆。
落座不久, 管事送來兩份湯圓。
新年一早吃湯圓,象征著團圓和滿。
林殊文笑眯眯地向管事招呼:“過年好。”
管事笑著回應,又道:“大的那碗味道淡些,小的那碗比較甜。”
味甜的湯圓自然是讓林殊文吃的。
嚴融之餘光瞥見少年悄悄往大碗瞄了眼,遂舀起碗中一顆湯圓喂到他嘴邊。
“嚐嚐。”
林殊文聽話吃了,又低頭去嚐自己碗裏的, 對比之下,大的那碗幾乎嚐不出幾分甜味。
他舀碗中的一顆湯圓遞到男人嘴邊,嚴融之搖頭失笑, 到底還是吃了, 過甜的湯圓使得他無奈, 之後飲茶散了散嘴裏的甜膩。
過年有祭廟迎神的約定, 天蒙蒙亮, 村裏每家每戶都備好蒸熟的雞鴨魚肉,又備了粽子茶水小食, 分別裝進竹筐裏, 蓋上蓋子, 墊層布,分別把竹筐掛在扁擔兩頭挑起。
神廟有兩處,一處在山上,一處是村裏修建的祀堂,今日嚴融之也要帶林殊文去廟裏拜神迎神。
吃完湯圓,後廚把拜神的東西備好,羅文負責拎著。
下起連綿細雨,三人出門。
昨日夜裏許多農戶都放鞭炮,路上隨處可見地飄著許多炮竹紅紙,去往山上和廟堂的人絡繹不絕。
上山路窄,地麵又泥濘,扛著祭祀品的村民自發沿著山道排隊慢慢前行,鞭炮燃起的聲音從山上同一處方向遠遠傳來。
林殊文跟著嚴融之排在村民身後,周圍村民帶了小孩一起排隊的,林殊文從肩膀掛的布帶裏取出東西,給孩子發糖,還發用紅包疊起來的押歲錢包,每個紅紙包裏都裝著銅板。
領到糖和押歲錢紅包的孩子紛紛笑紅了臉,異口同聲地朝他們道新年賀語。
沿山道排隊慢行將近半個時辰,林殊文終於走到山神廟的麵前。
山神廟不大,建在石壁半凹的位置,底下是一塊空地,周圍都是樹木野草。
空地可站二十餘人,排進來的村民把帶來的祭品擺在空地,燒香朝著山神的方向迎拜。
嚴融之和羅文都在擺祭品,林殊文彎腰蹲下,幫忙從竹筐裏取出屠蘇酒和酒杯,擺好酒杯後分別滿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