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精、氣、血、津液、神(1 / 2)

一、人體之精的概念:

是稟受父母的生命物質與後天水穀精微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種精華物質。是人體生的本源,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二、人體之精的功能:1、繁衍生命;2、濡養作用;3、化血作用;4、化氣作用;5、化神作用。

一、人體之氣的概念:氣是不斷運動著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

二、人體之氣的生成:

1、來源: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氣(元氣)、水穀之精所化生的水穀之氣和自然界的清氣,後兩者又合稱為後天之氣(宗氣),並通過肺、脾胃和腎等髒腑的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將此三者結合起來而成一身之氣,《內經》稱為“人氣”。

2、氣的生成:

(1)腎為生氣之根:腎藏先天之精,並受後天之精的充養,先天之精化生元氣。

(2)脾胃為生氣之源:脾胃相合接受容納飲食,腐熟運化水穀,化生水穀精微之氣。

(3)肺為生氣之主:肺為清虛之髒,主司呼吸,吸清呼濁,在氣的生成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人體之氣的運動與氣化

1、氣機:氣的運動,稱為“氣機”。

氣的運動形式可歸納為“升、降、出、入”四個形式。

人體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協調平衡,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

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常稱“氣機失調”。

氣的運行受阻而不暢通,稱作“氣機不暢”;

受阻較甚,局部阻滯不通,稱作“氣滯”;

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稱作“氣逆”;

氣的上升不及或下降不及,稱作“氣陷”;

氣的外出太過或不能內守,稱作“氣脫”;

氣不能外達而鬱結閉塞於內,稱作“氣閉”。

2、氣化的上升概念: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稱為氣化。

四、人體之氣的功能

1、推動和調控作用

氣的推動作用,指氣中屬陽部分(陽氣)的激發、興奮、促進等作用。主要體現於:①激發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及生殖功能;②激發和促進各髒腑經絡的生理功能;③激發和促進精血津液的生成及運行輸布;④激發和興奮精神活動。

氣的調控作用指氣中屬陰部分(陰氣)的減緩、抑製、寧靜等作用。主要體現於:①抑製和減緩人體的生長發育及生殖功能;②抑製和寧靜各髒腑經絡的生理功能;③抑製和減緩精血津液的生成及運行輸布;④抑製和寧靜精神活動。

2、溫煦與涼潤作用

3、防禦作用

4、固攝作用

5、中介作用

五、人體之氣的分類:人體之氣主要分為一身之氣、元氣、宗氣、營氣、衛氣。髒腑之氣和經絡之氣。

1、元氣的分布與功能:元氣由腎精化生,根於命門。通過三焦循行全身。推動和調節人體得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推動和調控各髒腑、經絡、形體和官竅的生理活動,為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2、宗氣的分布與功能:積聚於胸中,宗氣在胸中積聚之處,《靈樞.五味》稱為“氣海”,又名為“膻中”。走息道以行呼吸;貫心脈以行氣血;下蓄丹田以滋先天。與人體的視聽言動等機能相關。

3、衛氣的分布和功能:運行於脈外。①防禦外邪;②溫養全身;③調控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