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孫策和周瑜都是主意已定,程普三人也不再多說什麼,其實他們又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隻不過這傳國玉璽乃是孫堅拚了性命奪來的寶物,現在就這麼拱手送人,讓他們三位老將心有不甘罷了。
在左右軍士的幫助下,孫策也總算是將身上的鎧甲給穿上了,緊接著就是上前拉著周瑜的胳膊,一邊笑一邊朝著軍營的大帳走去,等眾人進了大帳坐好,孫策就是立馬對周瑜說道:“公瑾!既然江夏那邊的兵力已經就位,那我們到底何時向皖城進發?”
見到孫策還是這個急性子,周瑜也是忍不住笑了起來,隨即點頭說道:“江夏畢竟是屬於荊州的勢力範圍,這次我投機取巧,取得了江夏太守之位,恐怕也是不得長久,所以我打算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江夏的兵馬從江夏調出來!最重要的,就是那江夏水軍!我們要稱雄江東,少不了水軍相助,江夏水軍乃是荊州水軍中的精銳,以這支水軍為底,我們必能練出一支無敵於江東的水軍雄師!”
聽得周瑜的話,孫策的雙目也是連連閃爍著光芒,自幼就是在江東長大的孫策,自然很清楚一支水軍在江東是有著怎樣的威懾力!當年孫策的父親孫堅與劉表反目,出兵攻打荊州,也正是因為手中沒有一支合格的水軍,最終才會落得弓箭加身,慘死於硯山之中。當即孫策就是連連揮拳,喝道:“好!好!公瑾,這水軍就交給你了!相信有你在,用不了多久,我麾下必定會多出一支戰無不勝的水軍!”
孫策如此信任,讓周瑜的臉上也是浮現出了濃濃的暖意,不過周瑜卻是很好地控製住了自己的心情,又是借著說道:“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暫時還不能向皖城出兵,免得驚動了劉表!況且,那劉勳與袁術有舊,現在曹操正出兵攻打袁術,袁術必定不敵曹操,到時候袁術的大量兵馬一定會投奔於劉勳,這個時候再出兵皖城,收獲也會更大!”
程普等三名老將之前跟著孫策一塊進了大帳之後,一直都沒有吭聲,而聽完周瑜的話之後,黃蓋終於是沉不住氣了,立馬就是皺著眉頭問道:“若是袁術的兵馬歸於劉勳,那劉勳的實力必定大大增強,到那個時候再去攻打皖城,隻會是越來越困難,何來收獲更大一說?”
孫策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周瑜,把年紀輕輕的周瑜視為左膀右臂,這讓三位老將很是不爽,若不是有孫策壓著,隻怕他們早就要和周瑜鬧騰起來了!而周瑜也是明白三位老將的情緒,對於黃蓋的質問卻沒有生氣,而是笑著說道:“從常理上來看,應該是如黃將軍所言!不過,袁術治軍不嚴,手下兵馬雖多,但戰鬥力卻是極差,加上到時候敗於曹軍之手,隻會是一群烏合之眾,這樣的兵馬,就算是歸於劉勳,在短時間內也無法成為可戰之兵!況且,袁術之軍落敗,必定帶有衰敗之氣,這樣的兵馬進了皖城,隻會讓皖城守軍士氣大跌,必定有利於我軍攻打皖城!等到將皖城攻破之後,收攏那些降兵,好好訓練一番,卻能成為我軍的新生力量,豈不是收獲更大?”
周瑜這麼一說,程普三將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辯駁,最後三人也都是陰沉著臉不再說話,而孫策見了,這才哈哈一笑,伸手擺了擺,笑道:“公瑾之言,也正和我心!這件事就這麼辦了吧!對了,公瑾,之前袁紹和曹操都曾派遣使者來此,想要與我聯盟,以公瑾之見,我該答應哪一方?”
聽得孫策相問,周瑜卻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低頭思索了片刻之後,又是抬起頭,反問起了孫策:“伯符心中覺得應該答應哪一方?”
被周瑜這麼一問,孫策也是不由得愣住了,不過很快孫策就是笑道:“我倒是覺得,答應袁紹會比較好!當然,這也隻是我的一個想法而已,公瑾有何想法,不妨說出來聽聽!”
對於孫策的答案,周瑜並沒有顯得吃驚,他很清楚自己這位結拜大哥的心思,無非就是覺得袁紹距離江東遠,而曹操更近,孫策分明就是想要在除掉劉勳、袁術之後,就直接與曹操開戰,這才會選擇袁紹作為聯盟的對象。不過周瑜卻並沒有讚同孫策想法的意思,而是搖了搖頭,沉聲說道:“伯符!我認為,還是當選擇曹操為盟才為上策!曹操挾持天子,掌控漢室,其本身就已經站在了大義這一邊,我們若是貿然與曹操為敵,對我們將來在江東的發展實為不利!反觀袁紹,雖然現在貌似強大,但袁紹此人誌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我斷言此人絕非曹操敵手,用不了多久,必為曹操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