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劃分九州之地,分別是東州、南州、北州、西州、東北州……中州(九州是根據各個方向而命名,跟曆史的九州不同。)
九州有兩大王朝,除了北州是屬於後秦王朝的以外,其它八州均屬大漢王朝!沒人知道為什麼大漢王朝,不把北州占據,雙方兵力相差巨大,若要征戰北州,定能大獲全勝。
除了兩大王朝以外,還有十大門派!分別是一洞二門三宗四派!四門是太清派、殺神派、狂刀派、盤皇派。三宗是天雷宗、朝劍宗、望月宗。二門則是道門、佛門。至於那一洞天,不在九州之中,而是在傳說中的海外之上,被稱之為占星洞!
故事是從南州佛門開始的,佛門建立於南州的天柱山之上,即使遠隔千裏也可以隱隱約約聽見,和尚們朗誦佛經的聲音
一進山門,便見彌勒佛供於佛龕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開,人稱“大肚佛”、“皆大歡喜佛”。神龕後麵立有韋馱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護院神。過了山門,便是甬道,兩旁碑石如林,故稱碑林。錘譜堂就在山門內碑林西側,裏麵有泥塑和木雕群像。
經甬道過碑林後便是天王殿,三間重簷歇山頂殿堂,外麵有兩大金剛,內裏則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壯。
穿過天王殿,其後有大雄寶殿。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的神像,屏牆後麵懸塑觀音像,兩側有十八羅漢侍立。
大殿之上坐著三百僧人,能坐在這裏聽方丈說佛的,無一不是佛門翹楚,佛性高人之輩。“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滿臉枯榮的方丈,念著佛經,僧人們滿臉的慈悲。
“清風何在?”老方丈停止了朗誦,淡淡的喊出一僧人的法號。佛門到方丈這一輩法號皆是玄字開頭,到了下一輩則是以清字開頭。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一年輕僧人輕步慢移走到放在麵前,雙腿跪下,“請主持指點。”
老方丈點點頭,麵無表情的問道:“眾生問佛:何為紅塵?又為何渡我?”
清風淡淡一笑,“佛曰:心所牽掛之處,皆為紅塵。牽掛是煩惱的根源,渡你出紅塵,便是讓你忘記煩惱。”
聽完清風的話,老方丈沉默了一會,沒有說話,然後也不給予任何評價,而是繼續問道:“眾生再問佛:何為我,何為他?”
清風想了一下,自信的答道:“我為我,他為他,我不為他,他不為我。我為他,他為我,我亦是他,他亦是我。”
“唉!”方丈低歎一聲,“眾生三問佛:既然你為我,我為你,那麼渡你不就是我渡我?你若出了紅塵,那也代表我出了紅塵,何須再來渡我?”
“這……”清風頓時語塞了。他趕忙低頭,“請方丈指點迷津。”
“佛曰:不可說。”說完方丈閉上雙眼,“清風且退下,眾生這二問誰可解答?”
底下的眾僧沒有一人解答,清風是佛門大弟子,翹楚中的翹楚,他的回答都不能另方丈滿意,更何況他們?
“何為紅塵?又為何渡我?”大殿的門外,一個十六五歲的小男孩,偷偷的朝裏麵張望著。兩眼無神,想著這兩句話的意思。
“紅塵為我,我為紅塵,渡我就是渡紅塵,渡紅塵就是渡眾生。”小男孩眼睛一亮,想到了這句話。“何為我,何為他?這個該怎麼解答呢?”小男孩想了一會,嘿嘿一笑,自言自語:“我心為我則為我,我心為他則為他。他我皆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所向!”
小男孩點點頭,笑嘻嘻的走了。他叫淩風,三歲的時候就被一個老和尚給帶到佛門,收他為義子。因為一些原因,淩風並沒有遁入空門,而是一直帶發修行。
在他五歲時,偷偷玩耍來到這大殿外,聽著裏麵的僧人朗誦佛經,心情通達,似乎懂了一些什麼東西,於是從那以後每天都來此偷偷聽佛。由於並非佛門正宗弟子,所以隻能每天來此偷偷聽佛。
說來也巧,靠近殿外的一名小僧到淩成的細語,覺得很有道理,看了一眼離去的淩成,他起步走到方丈麵前,雙腿跪下,“弟子靜空請方丈賜教。”清字輩後則是靜字輩的僧人。
方丈照著前麵的問道:“眾生問佛:何為紅塵?又為何渡我?”
靜空麵色如常,“紅塵為你,你為紅塵,渡你就是渡紅塵,渡紅塵就是渡眾生。”
聽完靜空的回答,方丈閉著的雙眼緩緩睜開,淡淡的看了一眼,眼神中閃過一絲讓人察覺不到的讚賞,“眾生問佛:何為紅塵?又為何渡我?”方丈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