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2)

皇帝心頭一跳,繼續問道:「哪裏來的貴客?好大麵子,竟讓世子寧可抗命回府呀!」

那人抬起頭來,看著皇帝說道:「那位貴客與聖上容顏相同,名諱亦是相同。」

皇帝眼神一黯,沉默不語。

「而燕王妃經不起旅途奔波,亦是思鄉心切,想回府休養一番,所以望皇上能收回成命。」

皇帝冷哼一聲,說道:「倒是講得合情合理,那皇叔也在牢裏多呆一段時日好了。」

「皇上,盼望闔家團圓乃是人之常情,世子也不過是希望父子團聚而已,隻要他們一家團圓,皇上也必能手足相聚的。」

皇帝聽完,憤而拍桌,怒道:「一家子的逆賊,還敢跟朕談條件?」

「小人失言,請皇上息怒。」

那人求饒說道,頻頻磕頭請罪。

「滾!」

那人立即起身,連滾帶爬地退出了禦書房。

皇帝端起桌上蔘茶,啜了一口,藉以平復心緒,過了半刻,向杜蘭卿說道:「你怎麽看?皇弟當真落在了燕王世子的手裏?」

杜蘭卿臉色凝重,歎氣說道:「皇上,臣有一言,不知該不該說?」

「說。」

「若那位大人真的回來,皇上打算如何安置?」

皇帝怔愣住了,一時之間竟是答不上來。

「皇位龍椅隻有一人能坐,若他回來,皇上您做何打算?」

「這……」

「難道真是甘願退位?一生隱沒於世?」

杜蘭卿看著他,一字一句問道,先前形勢所逼,讓那位掌了大權,但他不相信眼前為帝之人會沒有絲毫野心。

皇帝沉默不語,身為男兒,誰沒有雄心壯誌想做一番大事業的呢?

「皇上,你們兩兄弟是不能共存於此的,若是同在,必然會造成朝廷動亂,民心不安,這也是先帝隻為你們兩人同取一名的用意,你與他,必定隻能存活一人,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

帝有雙星,國之不詳,光這點就足以引起人心騷動,還有祖宗家法,歷代皇室兄弟相爭的例子擺在眼前,他明白杜蘭卿的顧慮,歎了口氣,說道:「那你想如何是好?」

「不管不顧才是上策,若世子想揭穿你的身世,隻要矢口否認便行,若他痛下殺手,正好為你埋葬了這個秘密。」

皇帝擰眉苦笑,心想他自忖為仁君明主,卻對唯一的雙胞兄弟漠然不顧,甚至還希望他人下了毒手謀害,哪有半分的仁義道德可言?

又想起當年皇弟握著他的手,向父皇力陳調查主謀之事,那樣的溫暖,更讓自己心中多了許多的愧疚不安。

杜蘭卿又再說道:「再說,這是除掉燕王的大好機會,怎麽能因小失大,而前功盡棄呢?」

皇帝低頭看著桌上滿疊奏章,也不知裏頭還有多少人為燕王開脫說話,若不趁此時連根拔起,日後將有隱憂不斷。

「皇上,請你下旨,宣說世子抗命,有謀反之心,而燕王趁亂私入宮中,穿戴龍袍玉冕,更是大逆不道,應處斬首之刑。」

杜蘭卿鏗鏘有力地說道。

「出去吧!朕明日宣旨就是。」

皇帝心中糾結不斷,最後似乎有了決定,對著杜蘭卿說完,又再度低頭看起那些奏章來。

「微臣遵命告退。」

杜蘭卿退出了禦書房,天色已經微暗了,些許微弱星光透過雲層,像是黯淡地看著人世起伏無常。

中秋佳節前夕,西焰朝中傳出驚天巨變。

皇帝以燕王趁亂私自入宮,是為大逆不道之事,而世子抗命拒不上京,為謀反之實,因此下令抄斬燕王一府。

朝中眾臣紛紛上奏,請皇帝念在同宗情誼又是尊長的份上,饒過燕王府十餘條性命。

皇帝卻將請奏大臣視為謀反同黨,全部收押審議,一舉除掉不少效忠燕王之士。

而此番雷霆手段,更破除了當今聖上非為昔日狠毒太子的流言,眾臣想起太子的治下手段,均是害怕恐懼不已,無人敢再為燕王一府說話開脫。

燕王世子憤而起兵叛變,卻在三個月內被皇軍平定,燕王一家自殺身亡。

望著天上明月,皇帝心中複雜難言,終究是除了燕王這個心腹大患,隻是,自己可有手足相聚之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