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其中的種種瑣事,孟瑾棠到沒太過問,隻讓師妹衛重辭過去搭把手,但熟知寒山掌門性情的江湖人卻都不敢怠慢,就算掖州王沒有明著垂詢,他們有何決策,又豈敢不報給她老人家知曉?

據江湖人士查知,王敬方身為血盟會會主,一直在暗中不斷挑撥朝廷與江湖兩邊的關係,與劉爾立不同,每次處理雙方矛盾之時,無論是非曲直,他都用\"莫要惹上殺身之禍\"、\"還是以大局為重\"一類的理由,苦勸朝廷中人退讓,長此以往,皇帝自然心懷不滿,王敬方又趁機令人把劉爾立舉薦了上來,自己則慢慢退向幕後。

劉爾立用盡手段,不斷打壓江湖中人,兩邊的矛盾越來越激烈,給血盟會帶來了不少生意,對於王敬方來說,他雖然不算明麵上的第一權臣,但所有事情都在他計劃之中。

——如果不算孟瑾棠橫空出世的話。

正道俠士們在整理血盟會文書時,發現王敬方有計劃借著上次都婆國之會的事情,以朝廷的名義,賠償給各地武林勢力許多物資,這樣做,一方麵是能借機給自己的暗樁塞資源,一方麵是想促進各地武林勢力膨脹,讓中原進入派係林立諸侯爭霸的亂世狀態。

對於鎮國公充滿奇思妙想的計劃,正道人士一開始難以理解,後來發現對方的真實目的居然是復國後,才稍稍明白了一些。

——他們玩玩沒想到,對方身上除了鎮國公,血盟會之主外,還有個前朝遺孤的設定。

\"……\"

孟瑾棠在得知這個消息時也挺訝異,但同時確定了縱然沒有自己,對方也決計無法得逞,但凡多看兩本武俠小說就會知道,江湖中有類似雄心壯誌的武林人士,基本就沒誰能成功實現自己的目標。

血盟會因為做了許多見不得光的生意,手中握有大把江湖人士的把柄,也以此為籌碼,蠶食控製了很多武林勢力,像之前的南家堡,就差點被血盟會給團滅,不過在得知掖州還有一個神秘的寒山派之後,王敬方被迫暫時放下了控製此地的計劃——除了摸不清孟瑾棠的底細外,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李非儒作為盟會中的另一位大佬,漸漸不服王敬方的管束,這位鎮國公又久在朝中,對會中下屬,難免有些指揮不靈。

侵佔南家堡的計劃由李非儒的人負責執行,在曉得事情敗露後,王敬方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彌補損失,而是借機打壓盟會中的異見人員。

江湖人士靠著找到的證據以及微生波等人的幫助,揪出了許多血盟會的暗樁,然而身為一個傳承多年的邪道組織,他們並沒有被全數消滅,幸存下的成員自此隱匿起來,也許多年之後,會改頭換麵,再次出現在江湖當中,掀起無數腥風血雨。

但這已不是他們這一代人能夠幹涉的事了。

對於江湖人士來說,目前需要解決的,除了重建武林盟之外,還有修複朝廷與江湖兩邊的關係。

雖然因著過往的種種齟齬,兩邊依舊看彼此不大順眼,但王敬方的事情給了他們一個教訓,倘若正道人士與大夏中心的距離太過遙遠,那必定會被心懷不軌的邪道人士趁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