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佃戶(2 / 2)

不出幾天,地就被佃出去一大半。剩下一些靠近小青山的,曉曉準備找長工種水稻,畢竟自家佔著天時地利。

還有一個原因曉曉沒有說,那就是遠處來佃地的人家,一個個拖兒帶女的遠道而來。這個年代不像現代,有個什麽南漂北漂的,為了夢想去打拚什麽的。

而這古代,不到萬不得已,誰都不願意背井離鄉。

尤其是在春寒料峭的時節,一家老小穿著單薄的衣裳,滿含希望的看著你,你真的說不出來沒地了,你們回去吧這樣的字眼兒!

曉曉記憶裏,有那麽最深刻的一家子,那是一個傍晚,天已經快要黑了,外麵有人敲門。

門房錢叔開門一看,嚇了一跳,那一家幾口都快凍僵了。趕緊的先把人讓進門房,讓他們先暖和暖和,喝口熱水。

在讓孫子找來丁管家,丁叔問完情況,又去看了一下,才來回復曉曉。聽了丁叔的敘述,那是一家六口,夫妻兩個,帶著四個女兒。

曉曉一聽,就知道這是個有故事的人家。後來一問,果然是個很老套的故事。

兒媳婦,連著生了四個閨女,婆婆天天指桑罵槐,這些夫妻倆帶著孩子們都忍了。可是婆婆竟然聽人挑撥,喪心病狂的背著兒子媳婦,把大孫女兒給賣了。

兩口子知道了,堅決反對,怎麽祈求都無用的情況了,兩口子帶著四個孩子,連夜逃了出來。

走投無路的一家人,聽說安平郡主這裏招佃戶,就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找來了。

看著明明年紀不大,卻滿臉風霜的夫妻倆,再看看麵黃肌瘦,卻很懂事的四個小丫頭。那四個小丫頭,最大的不過十歲左右,最小的還沒三寶大。

曉曉說出來的第一句話,“你們吃飯的嗎?”夫妻倆斷斷續續半天才說出來,“吃過了,是您府裏的廚房娘子,給做的熱湯麵。”

看著一家人滿臉回味的樣子,曉曉都覺得心酸。是佃地還是做長工,曉曉讓他們跟李叔去協商。

又看看一家六口,補丁落補丁的衣衫,就讓藍嬤嬤,把家裏的棉布和棉花給他們一些,讓他們做身夾衣和罩衫。

聽到郡主這麽吩咐,一家人感激泣零。可是這一家六口的住處,也是個問題,這種天氣還沒法蓋房子,府裏現在也是屋子緊張,也沒空屋給他們暫住。

後來還是丁嬸想著,廚房那有間小倉房,收拾出來還能住人,可是那也住不下他們一家六口。

後來還是曉曉發話,讓那夫妻倆暫住那個小倉房,那幾個小丫頭,就暫時住在後罩房。

這一家六口,就暫時從府裏住了下來。那夫妻倆曉曉很少見到,可是這四個小丫頭,到是天天能看見。

尤其是兩個大點兒的,每天都搶著幹活,而且還挺有眼力見兒,從不往屋裏湊合。幫著拿個東西,填個爐子,掃掃院子,隻要是力所能及的,小姐倆都搶著幹。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話一點兒也不假,

謝謝大家的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