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和諧社會構建(二)(1 / 3)

我們黨所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其基本內容來說,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合乎邏輯的發展,又是對曆史上和諧思想的積極揚棄。這一揚棄體現著與曆史上和諧理想之間既有個性上的區別,又有共性上的聯係,首先,我們黨的和諧理論同曆史勞動人民的“平等和諧”理想之間存在著共性,這是顯而易見的。問題在於,社會主義和諧思想,同曆史上剝削階級的“等級和諧”理論有沒有共性呢?或者說是否應該有共性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本文不想具體回答這一共性的內容是什麼,僅就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談幾個觀點。

第一,馬克思主義認為,每個時代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都是那個時代統治階級的思想,因而以往曆史上占統治地位的和諧思想,都是“等級和諧”。猶如每個剝削階級的出現都有其曆史的必然性、合理性一樣,每個時代“等級和諧”思想的出現,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也都是人類追求和諧理想的一個階段,都對人類和諧理想發展作出過一定的貢獻。對此應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

第二,在對事物矛盾的個性與共性的分析中,不能在強調個性時否定寓於其中的共性。在對曆代的“等級和諧”的分析中,同樣不能隻強調其個性而否定其中包含著人類和諧理想的共性。過去很長時間內,我們把這種“等級和諧”當做“階級調和論”、“階級合作論”來批判。在革命年代,這種批判是必要的、正當的。今天,就不能再停留在這種批判上了。而應進一步思考一下,曆史上的當政者尚且知道社會和諧、穩定對鞏固其統治地位的重要性,那麼今天,代表人民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黨員幹部,更應該懂得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性,更應該自覺地吸取有益於共產黨長期執政的曆史經驗,自覺地增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

第三,在強調矛盾之間的共性時,絕不能抹殺矛盾之間的個性,絕不能把個性的東西當做共性來弘揚。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特色,首先來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特別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科學設想,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的結合,特別是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結合;同時也來自中華傳統和諧文化的精髓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結合;還來自世界各國人民追求社會和諧的文明成果同當代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偉大實踐的結合。我們黨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正是實現這一係列“結合”所取得的偉大成果。

(作者係中共湖南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

中華大地上上下下正興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熱潮。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其意義之大怎麼估計也不會過分。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理所當然地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行動指南。但目前理論界闡述和探討馬克思和諧社會思想的文章還不多,本文拋磚引玉,試作一探索和嚐試。

馬克思直接談和諧社會的論述確實不多,但他畢生為之奮鬥的共產主義理想,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話說,正是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自然以及現實與價值、必然與自由之間矛盾與抗爭的解決。這種解決不正是社會和諧嗎?而他對階級壓迫剝削現象的深惡痛絕,對資本主義社會物統治人、異化和資本對勞動奴役現象的批判也正是為了消除種種不和諧或阻礙和諧實現的障礙。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重溫馬克思的有關論述,或從和諧社會角度對這些論述作一理解,把握其對今天實踐的指導意義,無疑是富有教益的。

具體地說,馬克思的和諧社會思想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麵:

第一,社會和諧的價值理想。馬克思關於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有這樣幾段經典論述:一是《共產黨宣言》中那段經常被人引用的名言:“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二是前述《手稿》中一段常被人引用的論述:“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本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本主義,等於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立、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抗爭真正解決。它是曆史之謎的解答,而且它知道它就是這種解答。”後一段所說的“矛盾”與“抗爭”就是不和諧,矛盾的解決就是和諧的實現。前一段說共產主義社會所要取代的舊社會是階級和階級對立的社會。階級對立也是不和諧,並且是有文字記載以來人類曆史中最大的不和諧,消除之或取代之即和諧之。這是從否定方麵說。從肯定方麵說新社會通過每個人的自由發展來實現一切人的自由發展,這樣一種發展可以說是和諧社會的最重要表現。我們構建和諧社會應向此方向努力。

再引一段經典論述:“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上,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著消失之後;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後;在隨著個人的全麵發展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湧流之後,……隻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對這段論述的和諧思想我們仍能從否定和肯定方麵來理解。從否定方麵看,“奴隸般地服從分工”、“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對立”與勞動僅僅是謀生手段都不符合馬克思的價值理想,也都是社會不和諧的表現。從肯定方麵看,“個人全麵發展生產力”的增長與勞動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都是社會和諧的表現,都符合馬克思的價值理想。馬克思獻出畢生精力探討社會發展規律,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矛盾,對不合理想的負麵因素進行毫不留情地批判,並致力於闡述共產主義理論與投身於理想的實現,亦即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從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都是以此為指導。和諧思想像“自由發展”一樣是個貫穿性原則,隻是強調重點有所差別。相對而言,自由更強調個體,和諧更強調群體;自由更重視主體感受,和諧更突出社會關係相互之間狀態,但在馬克思的社會理想中它們指稱的是同一個現象即未來共產主義社會,這是沒有疑義的。

第二,用階級鬥爭理論與方法分析社會曆史並對階級壓迫和剝削現象進行批判和譴責。階級鬥爭是馬克思分析社會曆史的一條主線,這條主線其實也是人類自有文字以來的曆史一直不和諧的標誌。馬克思對之的態度是一方麵用科學的方法分析之,另一方麵以價值的觀點譴責之。眾所周知,《共產黨宣言》中有段名言:“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社會的曆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曆史。自由民和奴隸,貴族和平民、領主和農奴、行會師傅和幫工,一句話,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於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鬥爭。”揭示階級鬥爭貫穿曆史是科學分析,壓迫與被壓迫的概括則包含了價值評價,道義上的批評譴責與對社會和諧的向往均蘊含其中。1883年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對之闡述得更為透徹:“(從原始土地公有製解體以來)全部曆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曆史;而這個鬥爭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壓迫被剝削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鬥爭,就不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恩格斯的概括,對階級剝削壓迫現象的否定及對消滅剝削壓迫,實現社會和諧的理想之向往溢於言表。

第三,對資本奴役勞動這個當代社會最大不和諧現象進行分析批判,並致力於揭示其蘊藏的奧秘,亦即揭示其產生的曆史條件和剝削工人剩餘勞動之謎,指出雇傭勞動的形式自由內含實質上的不自由、不平等與不和諧。馬克思一方麵從科學觀點出發指出其產生與存在的曆史條件與必然性,另一方麵從價值觀點出發對之進行譴責批判,同時也指出其在特定曆史時期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曆史作用,這種發展為以後揚棄異化、消除實質上的不自由、不平等和不和諧創造了條件。馬克思為這樣一種理論創造付出了畢生精力。其代表性成果就是《資本論》。在這部舉世聞名的著作中馬克思從分析資本主義社會最常見的商品現象出發,指出其所包含的價值與使用價值的對立,這種對立與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相分離有關。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是無償占有工人的剩餘勞動。其中減少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產生相對剩餘價值,靠延長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之外的剩餘勞動時間產生絕對剩餘價值。這就是資本雇傭勞動的形式自由所包含的實質上的不自由、不平等與不和諧。資本的使命就是多獲取剩餘價值,為此它大力推動市場競爭,同時想方設法改進技術以及盡可能增加工人的剩餘勞動時間。這樣一來工人就處於生產愈多愈受剝削的悲慘境地。階級對立、階級矛盾和不和諧更加加深。社會財富因此推動而大大增加了,但可能生產過剩,賣不出去,從而造成經濟危機。危機使社會矛盾與不和諧進一步加劇,靠資本本身很難克服,因而為工人革命和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提供了動力、根據和曆史合法性。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正由此而來。

第四,對人與物關係的種種不和諧如物對人的統治、主客體顛倒、異化、粗野的物質拜物教、物的依賴以及人對自然的破壞等現象進行深刻批判,進而闡述他的主客統一、人物和諧的價值理想。這方麵的論述非常豐富,這裏隻能作一簡要概括。

前述物對人的統治、主客體顛倒、異化、粗野的物質拜物教、商品拜物教、物的依賴以及人對自然的破壞等不和諧現象均不合馬克思的理想。在馬克思的理想中,人與物、與自然、主體與客體、勞動者與勞動對象及勞動的物質條件和勞動成果應當是統一的。這種統一也是和諧。在此情況下人是物、自然與勞動條件、勞動成果的主人,這樣的勞動成了表現勞動者創造力的活動,也是勞動者屬人的本質力量的體現。用馬克思《手稿》中的話說:“正是通過對對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實際上確證自己是類的存在物。這種生產是他的能動的、類的生活。通過這種生產,自然界才表現為他的創造物和他的現實性。”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到生產勞動中了解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統一性”。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說“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這總是一樣的,這裏已經出現了統一。”所有這些論述都是從邏輯或理想的角度抽象概括,現實生活中當然沒有這麼完美。特別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關係使勞動活動及其結果發生變形,從而使這種統一或和諧遭到破壞,出現了主客體關係的顛倒或異化。

(1)異化。異化的一般含義指人創造出來的力量或物不受人支配,反而轉過來與人相對立甚至支配人。在馬克思那裏異化主要是勞動異化,即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者不能支配其勞動產品、勞動過程和勞動工具,反而受它們及其主人的支配和奴役,這就是異化。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者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產品的力量和數量越大,他就越貧窮。勞動者創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是變成廉價的商品。“這一事實不過表明: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產品,作為異己的東西,作為不依賴於生產者的獨立力量,是同勞動對立的……勞動者的這種現實化表現為勞動者的非現實化,對象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為對象所奴役,占有表現為異化、外化。”在此情況下勞動對勞動者成為外在的東西,他在勞動中不是感到幸福和自由自在而是相反。可見所謂異化實際上包含了一種價值評價,即人作為創造活動的主體應該支配其所創造物,在此情況下存在與本質是相符的,因而是和諧的,人的活動自覺自願自主,因而自由。但在異化條件下勞動資料屬資本家所有,產品也歸其占有,因此他生產的產品越多資本家的力量越大,他自己越貧窮,勞動及其產品反而成了幫助資本家奴役工人的力量。這就是異化。馬克思指出,自我異化與異化的揚棄走同一條道路。人類發展在曆史的一定階段不得不走異化的道路,但卻為揚棄異化與人的解放準備了條件。共產主義是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揚棄,是通過人並為了人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是向社會人的自身複歸。這種發展是保存了以往全部成果的,是人與自然、與社會之間矛盾的解決。在此情況下和諧社會的理想就實現了。

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馬克思從更為具體的勞動二重性理論出發分析資本主義異化現象,但得出的結論與蘊含的評價與之一致。由此可見,馬克思對異化、物化和物統治人現象的批判包含了對資本奴役勞動導致勞動者不自由和社會不和諧現象的否定性價值評價,同時從中引出革命的結論,馬克思的社會和諧的價值理想也洋溢於其中。

(2)物的依賴。物的依賴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人受製於物即人與物關係不和諧現象的批判。該論述出自《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人的依賴關係(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隻是在狹窄的範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麵的關係,多方麵的需求以及全麵的能力的體係。建立在個人全麵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

馬克思這段名言是科學觀與價值觀的完美結合。從人的依賴到物的依賴再到自由個性與人的全麵發展三大形態的劃分是科學概括與預見,同時又滲透著他的崇高理想與價值觀。古代社會的人裹挾在血緣、地域、等級、部落、宗教等各種關係與傳統中,有種種身份掣肘,因此彼此間是通過這些身份相互依賴的。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關係更加密切,但卻是以物來為中介。物就是商品,就是貨幣。這是一種特殊的以太,其他一切都淹沒在它的色彩中。商品貨幣成了組成資本主義社會最基本的元素和尺度,一切都可以還原為一定的貨幣單位來衡量乃至購買。於是人與人的關係變成物與物的關係,是為物的依賴。馬克思不喜歡這種狀況,人與人關係要迂回地通過物來中介不合馬克思的理想。在他看來這樣一種迂回和依賴是個人與社會關係不和諧的表現,它包含了異化的抽象可能性。當然可能變為現實需要一定的條件,條件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在此情況下出現了前述種種異化與物奴役人的現象。但馬克思揭示,通過此形式或在此形態下卻“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麵的關係,多方麵的需求以及全麵的能力的體係”。當然這種發展仍具有異化的形式,但隻要把此形式揚棄掉,就有可能實現自由個性與人的全麵發展和社會和諧。從此角度看,第二大形態的發展為第三大形態的到來創造了條件。

(3)商品拜物教與貨幣拜物教。對物與財富的崇拜和拜物教現象的批判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批判的重要內容,這種批判洋溢著他的以人為本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麵發展的價值觀。在馬克思的理想中人作為主體和創造者應當是物的主人和支配者,但資本主義社會卻與此相反,其中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對物與財富的癡迷與崇拜。馬克思對這種人物關係的顛倒與不和諧深惡痛絕。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後來的《資本論》手稿中他多次引用莎士比亞的有關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