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愛嘮叨的婆婆
怎麼樣才能管理好張府和絲綢莊呢。婆婆想到了製度。說到製度,張府有祖傳的治兵製度,他們把它叫家規。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張府的家規是一代人又一代人傳下來的。她決心拿祖傳的家規做基礎進行修改。
她相信修改後的家規一定能保衛府裏和絲綢莊的安全。確保張府興旺發達。
怎麼樣才能把家規修改好呢,婆婆決定進行調查。無論是治兵還是治商道理是一樣的。就是一個嚴字。但是內容各異。
在城南有許多大公司,他們有的不聲不響在默默地發展。這些公司低調處事。員工的積極性很高,效益很好。婆婆很讚賞。
有的公司搞大了,效益好了,開始搞洋行的旗子,唱洋行自己的歌。每天一早在洋行門口由值班經理點名,唱歌升旗,非常的張揚。
婆婆通過摸底發現他們的職工嘴上不說思想上抵觸情緒嚴重。職工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公司的發展不如以前。
婆婆認為除了節日,平時沒有必要這樣做,應該給職工更多的自由發揮他們潛在的動力。
有的按照軍隊的組織和條列來治理公司,他們排隊出操,把公司搞的像太平天國時候的‘男營和女營。’
結果商人不像商人軍人不像軍人。
常言說在商言商最新章節仙途野路。婆婆不忘公司當初靠什麼起家的。主張公司順著當初開辟的道路向前走,不斷的改革管理方法。
她把治理和獎勵相結合。要家規為行商服務。做到切實可行。把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放在第一,把效益和承包相結合不斷做大。
職工上班了要在公司裏,在院子裏開班前會,下班了有隊長啊,經理啊,主持開班後會。逢年過節公司升國旗。
&nb)低調處事,埋頭做自己的事情。表麵上平平淡淡,暗地裏激流湧動。
婆婆說:“張府的規矩是保證家業興旺發達的法寶,一定要遵守。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我們的公司治理的井井有條,靠的就是這些規矩。對這些家規我們做主子的要帶頭遵守,我們做好了才能管理好下人。”
王明明感到婆婆的這一番話很有道理,校有校規家有家規嗎。她急忙向婆婆點點頭表示同意。
婆婆在法國長大,那裏是一個自由的國家。她受的是西方教育,思想開明。她在這個家裏講西方的民主平等自由。
她主張向西方學習。人家先進嗎。不接受西方思想就沒有進步。就不可能發展。
她也需要孔夫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夫子的思想是治國之道也是治家之道。
她取兩者的精華有機結合,正是這樣,這個家才繁榮興旺。
婆婆說:“話說遠了。你們早上到我這裏請安,一是發揚尊老愛幼的美德,全家人擰成一股繩。二是互相通氣,為一天的工作開個頭。
“小三才來,還不清楚我這個家的規矩,我在這裏就不多說了,老大有責任講給她聽。
“小三。你過來。站到我麵前來。”
王明明不知道婆婆要做什麼,她心裏好一陣緊張。她猶豫著不敢上前。
大姐說:“小三,婆婆喊你呢,還不快站過去。”大姐這麼一說她更加緊張,她向前半步就走不動了。
婆婆微微的一笑說:“你別怕,我吃不了你。我叫你站過來是想好好的看看你。”
她聽婆婆這樣說就大著膽子上前兩步。
婆婆說:“這樣好。我要你們尊敬我孝順我,但是我不要你們怕我。
“昨天來的客人多,有生意上的人,他們是一些公司的董事長啊總經理啦,商會的人啦。還有政府的官員,軍隊的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