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錯對這等星象雜家之論所知甚少,一時間不由得大感好奇,忙問道:“這竇羨門居然有這麽大的本事,還能替人續命?他用的是什麽法門替代宗皇帝續命?”
“此是邪術,自然是要報應不爽,”戚玉珩說道,“可曾聽聞過七星續\/\/命燈?”
殷錯點頭說道:“是,七星續\/\/命,可增壽一紀。”
戚玉珩搖了搖頭,暗自歎了口氣,說道:“所謂七星,其實倒不若稱之為七鬼鎖魂, 所謂‘南鬥注生,北鬥注死’,這七星續\/\/命實則是依法進行按命主的八字點卦,在陰月陰時連殺七名命格極異、可為命主所用且陽壽未盡之人,並以引魂針鎖住這七鬼之魄,依淨陰淨陽及三爻卦納甲之理納入二十四山,使搖光、開陽、玉衡、天權、天璣、天璿、天樞七星象連為北鬥之陣,以七鬼之魄降童子以衛命主其身,此即為七星招魂,實則是將這七鬼未盡的陽壽運到施賜者八字運途命理內。此邪術乃是奪取他人陽壽抵命、竊取他天地之靈蘊以增加自己氣運。強行更改福壽乃是有違天道,以他人做劫抵命更是極大惡事,故而定然遭受惡果,或是餘生劫難叢生,不得好死,或是報應到子孫後代身上。趙朝其時雖然風雨飄搖,沒多少年好熬,然則代宗皇帝強行更改命數,禍及子孫,隻會催得國運更早耗竭,故而趙朝皇室悉數慘死,不得善終,也皆是代宗受了這邪法奪壽的報應。”
殷錯隻聽得瞠目結舌,頓感毛骨悚然。
戚玉珩道:“公孫祖師乃是將星入命,八字之中既有乙木又有辛金,而所謂金生水,代宗總格屬水,故而以公孫祖師來填武曲星乃是再合宜不過。”
“因此邊疆戰事稍平,那薊州總兵被兵部提審之時忽然攀咬公孫悲,說是公孫悲與欒拔休早有勾結,因此私下授令讓他放木紮爾人入關,演一出裏應外合的大戲來掙軍功,公孫悲被提審下獄,而大理寺入公孫悲的府邸之中搜查之時,卻竟而恰巧搜查出了龍袍與私銀,與那薊州總兵舉證之時所言的數目無一不符。最後公孫悲便被定以謀反之逆罪,不日便行刑處死。”
殷錯默然不語。
“代宗皇帝下手甚快,公孫祖師在西北的一眾舊部方才聽聞此事,尚不及反應,他便已被處死,西北百姓痛哭流涕,為他帶孝一年,” 戚玉珩道,“公孫祖師在西北戍邊這麽些年,自忖匈奴未滅,故而並未成家,亦無子嗣,隻收了三個徒弟,他這三個徒弟本也是西北軍中的大將,心傷恩師之死,憤懣之下離開軍中,各斬一指立誓公孫門人此生絕不入仕。”
“公孫悲出身龍虎山,出山後又曾得唐述寺住持指點,後來從軍前亦自隨當世大儒治經習文,乃是學兼儒釋道的通才,武學造詣更是出神入化,他的三名徒弟除武學外,各擇儒、釋、道三教中的一門從學。大弟子藺白我,從儒教,立鴻都學宮;二弟子本相,從釋教,乃是靈山寺南支掌門人;三弟子唐環淵,從道教,為天山派開派祖師。這三脈弟子本是師出同源,同氣連枝,理當齊心協力,承公孫祖師之遺誌,保家衛國,奈何後世弟子多有不肖,互相之間生了不少仇怨嫌隙,以致今日這三脈弟子各據南北,互不相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