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冷哼一聲:“他什麼時候不著急?當年我未嫁之時,他著急給我找個能當皇帝的郎君;我當上了皇後,他著急讓我生個皇子;如今我好不容易得了清靜,他又恨不得我趕緊幫他跟皇後家攀上關係。我偏不。當年要不是他拿著那什麼家族前途要挾我,讓我嫁給你那發小,我何至於如今跟你兄長好了還要背個二婚的名頭?他著急他的,我堂堂衛國夫人,又不靠他吃飯穿衣,我急什麼?”
我知道明玉的脾性,微微頷首,道:“兄長呢?兄長也不著急?”
明玉的目光忽而溫柔得忸怩,眼睛望著上方的藻井。
“他自是想早些辦了的,可他不是忙麼。”她說,“他說了,這全由我。我哪日想成婚了,他再來提親。”
我想了想,道:“可你不是說,男子過了三十就是廢物,你要養麵首麼?”
“那是自然。”明玉嗑著瓜子,“不過別人是別人,你兄長是你兄長,再相處兩年,若真覺得跟他能過得長久,我也變通變通。麵首麼,自然也還是要的,老了再說。”
正說這話,外頭傳來說話的聲音。
隻見乳母們抱著阿胤和阿熹走了進來,旁邊跟著阿珞和蘭音兒。
“小公主和小皇子可是機靈得很。”蘭音兒道,“珞娘子隻是湊近看,什麼聲音也沒出,他們就睜眼了。”
阿胤和阿熹睜著眼睛,看到我,嘴裏咿咿呀呀的。
他們半歲了,早已經不是剛出世時那皺巴巴的樣子,無論是臉還是手腳身體,都肉乎乎的,白裏透紅。用阿珞的話說,像新豐樓裏剛出的粉團糯米糕。
阿熹比阿胤要活潑些,說話也比阿胤大聲。阿胤平日裏文靜,可他喜歡跟著姊姊。每當阿熹咿咿呀呀,他也跟著咿咿呀呀;阿熹哭鬧,他也必定哭鬧。
我將阿熹抱過來,她看著我,咧開嘴笑起來,嘴唇上覆著一層清亮的口水。
阿珞則從宮人手中接過阿胤,將他放在榻上。
阿胤也想我抱,一邊朝我爬過來,一邊伸手。
“當心。”阿珞忙扯住阿胤的衣裳,想將他拉回去。
明玉終於看不去,道:“哪裏有這樣對付小童的。”
說罷,她放下瓜子,擦擦手,將阿胤抱起來。
阿胤望著她,似覺得陌生,將一雙烏溜溜的眼睛睜著。
明玉笑笑:“不認得我麼?”說罷,她從榻上拿起我方才擺弄的一隻虎頭鞋,放在阿胤手裏。
阿胤好奇地抓住,高興起來,嘴裏嗚嗚啊啊的。
阿熹看著眼饞,也在我懷裏伸出手來。
明玉將她抱過,也放在榻上,又將另一隻虎頭鞋給她。
“日後你跟他們玩耍,帶些新鮮的玩具。”明玉對阿珞道,“尤其那些叮叮當當響的,小童最喜歡這些。”
阿珞頗為驚奇:“姊姊怎知道這些?”
明玉道:“我家親戚多得很,從小到大,我見過的小童可多了。”
阿珞笑了笑。
正玩耍著,宮人來報,說聖上駕到。
我朝門口看去,阿譽和阿諶跑在前頭,子燁走在了後麵。
他身上穿著打馬球的袍子,天氣漸熱,不必走近,我也知道必是已經濕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