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黃巢帶了黃義、黃揆、清虛、普善、趙毅五人和尚讓,領了一百親衛健卒,也啟程前往江州。
途中尚讓與清虛、普善等人說了事情經過,卻叫清虛想起,在江州果然是有這樣一個人:“貧道行走之時,卻曾聽聞在江州有位學識淵博卻極其自負之人,此人名叫周重,如今不過而立之年,常言生不逢時,若生在漢初,不讓張良。生在三國,不弱諸葛,是以市井之間皆指為笑談。”
黃巢卻是笑道:“自負之人,必有人所不能之才。”
這龐勳由滁州前往江州,雖然出發得早,但路途要遠上百裏,且途中要經過多條河流,又是大隊人馬行軍,速度自然不快。而黃巢人少不說,路途也進上百餘裏,因此在疾馳了一天一夜後,終於搶在龐勳前麵抵達江州。
由於黃巢兵變之事此時還未傳開,再加上黃巢更拿著廬州參軍的關防,倒也是輕輕鬆鬆的進入江州城中,一番打探之後,這便尋到了周重的府上。
相比起諸葛亮的茅廬,周重的家世倒要好些,坐落在江州城東南角的宅邸不但是個三進的大宅,且後院還有一個偌大的藥圃,家中仆人聽了黃巢的求見緣由後,徑直將黃巢、清虛、普善、趙毅、尚讓幾位帶到了後院的藥圃邊上,正好見著一個文士打扮的青年人正帶著兩個童子在圃中鋤草。
待仆人向那青年人說明黃巢的來意,卻聽他笑道:“不知黃大人可知農事?”
黃巢讀過書、考過科舉,還販賣過私鹽,可偏偏他還真沒侍弄過莊家,忙謙虛道:“不知!黃某家境尚可,僅讀過幾本農經藥書,實在慚愧。”
那周重聽了,卻是一笑,從童子手中接過一把藥鋤,遞向黃巢道:“來,今日有閑,不妨一試。”
黃巢也知他這是試探,便欣然接過藥出,撩起衣擺,在周重的指導下鋤起草來。周重這人,年紀三十餘歲,相貌生得並不出奇,僅是看上去有些老成,唯一特色的地方就是他上唇的胡須非常濃密,並精心的修剪,而下頜的胡須卻是刮得幹幹淨淨,與此時的人都蓄留下須而修上須的做法截然相反。
兩人在圃中除了一會草,周重也閑話介紹了幾味草藥的種植要領,這才扯上肉戲,隻見他拉著黃巢站起身來,指著藥圃道:“老子曾言:治大國,若烹小鮮。韓非子解之,謂:‘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見黃巢聽明白了,周重笑道:“大人以為如何?”
黃巢正欲說話,卻聽有人朗聲道:“治大國者若烹小鮮,龐勳卻以為不然!”
眾人驚訝中回頭一看,卻見一名身著文士服的中年人領著兩人站在距離眾人不遠的廊牆下,臉上笑意盈盈。
尚讓一看,此人不是龐勳還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