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艱難,日子終究還是要過下去的。

李玉安排軍醫給傷兵養傷治病,二公子和三公子負責給英烈家眷發放撫恤金,安頓他們的家眷等一係列事情。

同時顧李兩家一致同意拿出一部分銀錢幫助三公子一起安頓英烈家眷。

他們是跟著李老大一起出門打仗的,顧李兩家認為他們有責任照顧好家眷。

朝堂發的撫恤金不夠長遠生活的,謝錦和崔氏等女眷站了出來,幫著買地買個小宅院安頓好孤兒寡母的生活,有土地可以種糧食吃,好歹以後有細水長流的日子過。

土地不能買太好的,太好的有可能被地主吞並,要遠離門閥和世家的土地,防止被他們用各種借口吞了。

但土地也不能太壞,產出有限還是糊不飽肚子,要選有產出的良田,要看英烈家眷屬於哪個村的,要和立正村長聯係,負責照顧他們。

這些事繁雜和細碎,講究很多,孤兒寡母比想象中更艱難。

許陽就是孤兒,他父親也是為村裏做出犧牲,可他和母親並沒有被很好的照顧,這就是人性。

若有村子風氣不好的,看出苗頭的,謝錦當仁不讓就把人接走了,安頓在他們買的荒山農莊裏。

二公子三公子見謝錦和崔氏安頓的特別好,受到啟發,拿出了自己的大田莊和鋪子,將無依無靠的英烈家眷安排到莊子上居住生活,可以幹些力所能及的活。

孩子們可以去鋪子裏做學徒,優先安排英烈家眷的孩子。

謝錦和崔氏已經安排了一批家眷和子女進入作坊工作學習,也是一種變相的保護,在作坊裏工作,白日都在作坊裏,如果願意也可以留在農莊裏居住,等於受到顧李兩家的保護,別人就不能欺負他們了,還能賺點錢養活自己。

這些事這次不用李玉操心了,顧李兩家女眷和老人全員出動,出力出錢出人,把事管到底做到底。

受到了門閥和百姓的一直稱讚,都知道他兩家也有烈士也死了不少兒孫,可即便這麽痛還是站出來優先照顧其他英烈家眷,知道其他軍戶人家可能隻有這一個兒子,一個孫子,更需要他們的幫助。

顧磊和李老大都給家裏寫了信,沒告訴家裏他們受過傷了,這對將士來說很正常,斯通見慣。

隻是說了自己的近況,讓一定要安排好英烈家眷的後續安頓事宜,否則軍心將動搖。

李老大單獨給女兒寫了封信,說了外麵世界的廣闊,天下大勢的變動,說了未來的期許,還有可能近幾年就可以回京城了。

說了很多,最後才說了做了將軍就要放下仁慈之心,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李玉一個人偷偷的哭泣。

父親的安慰還是有效果的,她拾掇好心情,再度投入軍務當中。

李家和顧家嫂子們嬸子們做了鞋襪衣服還有她愛吃的點心和菜色給她送進來,其他沒說什麽。

這是表達對她的信任和安慰,告訴她,哥哥們死和你無關,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選擇了至高無上的榮耀,我們做妻子母親的,不能攔著爺們展翅高飛。

她越來越冷酷,下了狠手訓練軍隊,軍棍打在身上生疼。

她眼裏最後一點柔軟消失了,隨著哥哥們的犧牲,她更明白慈不掌兵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