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是少有的團圓年,雖然有些殘缺,但總歸是好的結果。

翻過年,書院院長親自來顧家請李玉再度出山做夫子。

如今能請到李玉出麵,那是很大的榮耀和臉麵,連門閥世家的長輩都很佩服她尊重她。

“還讓我去作夫子教文課麽?”

“主要是武課想請您教導孩子們。”

院長是新任的,前年才上任,老院長退了,年歲太大了,他做副院長處理事務已經很多年,其實都熟悉,上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我這腿已經不行了,教不了孩子們。”

李玉搖頭擺手。

“您可以口述,讓他們去做,這傷是您的功勳和榮耀,不是恥辱,李將軍,我真心實意請您出山,教教孩子們吧,他們多半都是寒門子弟,能找個好夫子不容易啊。”

李玉有些猶豫的看著顧爺爺和丈夫。

“娘,你去唄,你去書院作夫子,我天天都能看到你了。”

書院的名額給了東哥,宗哥要在家族學習,將來是大宅的繼承人,而雲哥是理智藥做將軍的,顧爺爺和李爺爺親自教。

這個名額就給了老二東哥,希望他走文官路,將來目標是科舉入仕,也算是給老二一條路。

“去吧好孩子,去教教孩子們,寒門子弟不易,不像世家子弟請得起好夫子,他們的機會太少了,你去了也能開闊心境,散散心也是好的。”

“對啊,您文韜武略樣樣都出彩,教幾個毛頭小子可不是手拿把攢麽,再說還有平民姑娘呢,他們的機會還不如小子們多呢。”

院長趕緊出聲。

“那好吧,我拾掇一下就過去。”

李玉想了想,這也是一條路,給顧家爭取更多的讀書名額,讀書這事不光靠天賦,也要看環境,有好的讀書氛圍,互相鼓勵碰撞出火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決定了去書院讀書,李玉才開始準備,三日後去書院任教。

再回書院教書,李玉有了不一樣的心境,似乎有滄海桑田,歷盡千帆之感。

這一次所有學生對她的到來都極為期盼,她是很多孩子心裏最崇拜的對象,尤其是女孩子,視她為最優秀出色的楷模。

和孩子們在一起,李玉心情果然開朗了許多,臉上的笑容也多了,這讓顧家人都長舒一口氣,連王氏都高興的點頭。

教孩子的過程中,李玉放下刀劍重新拿起書本充實自己,回歸正常人的生活。

看女兒日漸恢復了精氣神,李老大也鬆口氣,讓人用船定期送補品和藥品過來給她調養。

如今她的腿可以正常走路,但不能上馬也不能走太遠的路,腿依舊會疼,出行都做馬車了。

她決定編寫書籍,想把機關和榫卯結構的木匠手藝編寫成書,捐獻給書院,讓更多的寒門子弟可以學一門手藝,養家糊口,好歹也是個技藝。

同時編寫自己征戰的一些經驗也寫下來,為子孫後代做一個參考,有點像起居注的東西,這個是留給家族的。

大結局了,休息一下,等我休息一陣子回復下狀態然後再搞新書,也需要寫大綱存稿啥的。謝謝大家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