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實在是擔心,不免悔恨極了她當日的決定。

她當時,就不該腦子一抽,突然答應了放顏氏離開。當時,若她極力去和長公主力爭,她是能護得下顏氏的。

至少,她能護顏氏到珩兒回京來。

“這事同您老人家無關,您別唉聲歎氣了,回頭氣壞了自己個兒身子。”方嬤嬤見老人家總怪自己,這些日子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香,她忙來勸。

老夫人道:“我是真沒想到,珩兒竟比他爹當年還要癡情。也沒想到,他對那個顏氏竟已情深至此。那這麽看,從前他的所作所為,倒還算是收斂著些了。”從前隻覺得他看重顏氏,心裏有顏氏,但從沒想到過,顏氏在他心中竟然這麽重要。

方嬤嬤說:“世子素來是重情重義之人,他又年輕,未怎麽歷過感情上的事,一時難走出來總也正常。待再過些日子,時間衝淡了一切,他就能明白您老人家的良苦用心了。”

“我看未必。”老夫人哀歎,但又說,“希望如此吧。”

她想了想,又問方嬤嬤:“顏氏如今過得如何?珍寶鋪子裏生意怎樣?”又道,“上回聽琦兒回來說,她那鋪子雖有兩層高,但就巴掌點大,多幾個人往裏去,可能都挪不開身。位置也不好,沒在繁華的街道,從那裏過的,都不是些端貴之人。”

方嬤嬤笑:“那是三姑娘同情顏姑娘,誇張了些。”她客觀道,“顏姑娘的鋪子雖不大,但也不至於太小。何況,她如今做的也不是達官貴人的生意。上回奴婢奉您老人家的命去送信時,見那小鋪生意還可以。”

“那就好。”老夫人點點頭,如此倒稍稍安了些心,“這孩子身世可憐,心地也不錯,我倒盼望著她日子能好過些。”

*

顏熙也沒想到,不過是做簪活做累了,開個窗透個氣,竟就能碰上魏珩。

顏熙本來是打算裝著沒瞧見人的,直接收回目光,然後關上窗。但她又覺得這樣不太好。既已放下了,又是好聚好散,她再見他時為何不能大大方方呢?

視而不見,或者裝模作樣,反而顯得是她小氣了。

就好像心裏還有他,還沒放下似的。

何況,魏珩也不是她能得罪得起的。見不著也就算了,既是見到,總該好好給他行個安、請個禮。哪怕日後不求他多多關照,也還得請他高抬貴手。

總之,他是尊佛,她得罪不起。所以能不冒犯就不冒犯。

顏熙倒沒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她這裏都已經放下了,那魏珩那裏肯定更是。畢竟,自那日他來尋過她,她把事情攤開來和他說了後,之後他便再沒踏足過她的地盤半步。

他都放下了,她更是該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