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人,他摸透了她脾氣,算準了她受這樣一番侮辱,定是不會善罷甘休。
那個人,也是算準了她深愛魏無垠,不會輕言放棄。
那個人,他當真好狠的心……
比起太子兄長來,他差得遠了。可又為什麽好人不能有好報,而他這樣一個爛人卻能穩坐龍椅十多年呢?
他憑什麽?
但長公主也沒那麽好糊弄,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何況,這個薑嬤嬤還是個暗樁。
所以長公主多少留了個心眼,心內順著她說的兀自感懷一番後,她便望著跪在地上的薑嬤嬤問:“你這樣說,可有證據?”
若說證據,薑嬤嬤肯定是沒有的。畢竟當年她去貴妃寢宮,也隻是胡亂聽了一耳朵。
若真是坐龍椅上的那個人謀劃的一切,他那樣的一個身份,又能留下什麽證據呢?
不過,這些年來薑嬤嬤一直有在心中琢磨這個事,她總會想到別的一些什麽。比如說,大公子。
她記得,當年陶氏暴斃之前,大公子可是一直陪在她身邊的。
而且,這些年來,國公爺為了陶氏發了瘋一樣做了很多,可謂算是殺了整個太子府給陶氏陪葬了。可身為陶氏親子的大公子,他為何卻一點反應都沒有?
便是再身有殘缺,他是親眼看著自己生母死的,也不該如此淡定。
且每回逢年過節時的闔家宴上,也不見他會向長公主投來什麽仇恨的目光。好像……他始終都是一副淡然的樣子。深居簡出,也不大同府上別人來往和打交道。
薑嬤嬤對此分析了很久,要麽是大公子心思深沉,心機叵測,很擅長藏匿自己的情緒。要麽,就正如之前宮裏貴人說的那樣,陶氏是自殺。而正因大公子知道其生母乃自殺,所以他才對長公主沒有恨。
薑嬤嬤將自己心中所想全都說給了長公主聽,長公主聽後,沉默了。
無疑,薑嬤嬤的這番分析和猜測,是有道理的。
她就覺得奇怪,為何這些年來,那魏璟並不來找她尋仇呢?當年陶氏在世時,可是對這個兒子視若眼珠的,母子二人感情極好。
從前長公主從沒想過陶氏竟會是自殺,所以她隻以為魏璟之所以自己沒動手,是因為沉得住氣,他在借他老子魏國公之手替母尋仇。
而如今,她才算明白,原來他一直知道真相。知道他母親的死因,知道她不是凶手,所以他心中並無對她的恨意。
但這件事情畢竟事關重大,即便如今長公主已經有七八成是信了薑嬤嬤的話,她也還是得把此事告知兒子,等同兒子商議後,再做決斷。
所以,長公主對薑嬤嬤道:“你還不能死。”說罷,長公主扔碎了一個茶盞,然後用碎瓷片割破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