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低估了魏珩,魏珩並沒打算就此放過他。

武宣帝當即便沉了臉,目光如火炬般,狠狠瞪著魏珩,他哼笑一聲, 道:“魏卿難道不知道?當年,可是其父魏國公一馬當先。若無他的獻計,和為朕鞍前馬後,出謀劃策,朕也沒那個能耐。”

之前魏國公並未卷入到這場君臣之爭中來,甚至為了表現他對魏珩這個兒子的不滿,他還時常出言擠兌。其實這不過是父子二人間的一場戲罷了,為的,不過就是不讓武宣帝看出其實他們父子二人早已聯手。

但此刻,第一步計劃既已完成,武宣帝頒了罪己詔書,承認了自己當年罪過。那麽,魏家父子也就不必再以虛招晃之。

這個時候,魏國公站出來說話正好。

且此番正好武宣帝提及魏國公,於是魏國公便站了出來。

“臣也有罪。”魏國公也先自認了罪,“臣當初糊塗了,竟因以為是長公主害死的臣之愛妾,故而心生了魔,將這一腔憤怒和一切罪責全都發泄到了先太子頭上。臣當時怨恨極了長公主的暴烈脾性,想著,若不除了太子,日後太子登基,長公主必會變本加厲,更加無法無天,對活生生的一條命視若草芥。”

“既如今陛下下了罪己詔書,臣對臣的罪過,不敢不認。”

說罷,魏國公彎膝跪了下來。

魏國公承認自己的罪行,本來沒什麽。畢竟,連當朝天子都認了罪,他這個當年輔佐天子登基的謀臣,自也有大錯。

不過,他提及了陶氏,這卻是叫武宣帝狠狠愣了下。

同時,心中也隱隱生了些不安。

雖說陶氏已去世多年,當年也的確是因為她的死,這才保全了他日後的穩坐江山。但終究是有那樣一番交易在的,若當年陶氏之事再被魏珩翻出來……那後果武宣帝不敢想。

他當然也知道,什麽罪該認,什麽不該認。有些錯認了,尚能保得住子孫後輩的榮華富貴,而有些罪認了,不但到手的江山得丟掉,他還會被永遠釘在歷史長河的恥辱柱上。

那將是千千萬萬年都洗刷不掉的。

所以,武宣帝道:“魏珩,既朕同你父親皆認了罪,你還欲如何?”

魏珩卻說:“回陛下,不是臣欲如何,而是先太子奇冤不雪,臣往後的日子也永不安生。”說罷,他又再次逼問,“陛下對當年之事,當真就再沒什麽隱瞞的了嗎?”魏珩目光灼灼,盯得武宣帝屁股上如生了瘡一樣,坐立不安起來,魏珩則並不畏卻,他步步緊逼,繼續問,“陛下是想自己說,還是想臣替您說出來?”

武宣帝終於發怒了,他指著魏珩道:“你個大逆不道的東西,你目無君上。你如今這般,怕是替先太子沉冤是假,你想謀逆才是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