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喜洋洋(上)(1 / 3)

初六那日孩子們安安靜靜坐了一天。到了初七日,虞先生跟狄希陳到外書房裏改卷子,素姐占了三間書房,一人發了兩寸寬一尺長的青布一段,限時兩個時辰,隨他們做什麼。到了中飯後收來一看,有做盤扣的,有打結子的,有做荷包的,千奇百怪,小杏花都拿寫了名字的紙包起。素姐再公道,也不免先挑了小紫萱的來看,是副琵琶盤扣,隻有幾針不均,倒挑不出什麼毛病來。素姐滿意放下重新包起,都交給不識字的陳嫂,叫她從好到差排在托盤裏。

中飯卻是揪麵片湯跟包子,吃完了柳嫂子帶著幾個管家娘子搬了幾十個盛麵的盆一人發了一個。素姐道:“廚活先考和麵。再考煎餅。和好了麵拿來給柳嫂子跟秋香瞧,記了字號再去煎餅。”因孩子們站了那裏大眼對小眼都不敢動手,素姐就回房撿了本《詩經》,坐了窗邊看。

素姐一走,這群孩子都成了沒有韁繩的野馬,連小九都從裏間出來要了盆麵,要和著玩。

小全哥求他妹妹道:“妹妹,你幫俺倒水。”

小紫萱搖頭道:“不行。”埋頭隻在自己麵盆裏忙活。小全哥照著妹妹的樣子,糊得一臉都是白麵,方和出一團麵來。別個男孩子試了幾下,比針線活還要難,早去了院裏玩耍,過了一柱香時女孩子們都去了廚房,書房裏隻有他跟小九叔侄兩個還在埋頭苦幹。

小九也是一身麵粉,他的盆裏卻是稀糊一攤,都不成團。小全哥覺得自己不是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十分沮喪。小九笑道:“你妹子在成都學了有一年呢,你在家動過手沒有?”

小全哥搖頭道:“沒有。”隻覺得外頭男孩子們的笑聲十分刺耳。

小九將手搭在他肩上,笑道:“走,咱們洗了手看誰得第一。”

小全哥不情不願抱著盆到後廚,他房裏的夏荷衝了出來道:“怎麼又玩這麼一身?”搶了麵盆扔給冬梅,抱怨道:“九叔叔也不攔著他些,大冷天的叫他總洗澡,容易著涼。”

小全哥衝小九做了個鬼臉,就被她拉回房裏洗手洗臉換衣服。小九被夏荷嗆了一句也不著惱,看著她老母雞護小雞一般護著小翅膀,隻是笑。

秋香在邊上經過,白了小九一眼,丟過來一句:“她的性子比春香還急些。”

柳嫂子怕他下不了台,忙笑道:“九叔若是要比,就是倒數第一了,也去小全哥房裏換件衣裳吧,秋香姐姐煩你去跟夫人說一聲兒,拿兩件老爺的衣裳給他換了。”

秋香嗯了一聲,也不讓小九走在前邊,先去了。小九搖搖頭到小全哥房裏,小夏荷正在燒水,小全哥老老實實站在邊上。小九要在炕上坐下,小全哥道:“不能坐,夏荷姐姐說才換的。她昨日洗的都直不起來身呢,髒了又要洗。”

小九站了他邊上笑道:“你倒會心疼你夏荷姐。”

小夏荷撿了件襖放在炕上烘暖,笑道:“他是怕夫人知道了要他自己洗,前日小紫萱跟他兩個帶了侄兒侄女們到東園裏玩水,個個糊了一身泥。夫人罰他兩個自己洗衣裳,兩個一邊洗一邊哭,洗了大半夜還是兩盆髒衣服。”

小全哥紅了臉道:“俺知道錯了。姐姐們做活辛苦,俺以後不會給姐姐們添麻煩的。”

夏荷笑道:“這也叫苦呢,你們兩個洗衣裳,柳嫂子大鍋燒了熱水替你們泡,到貧寒人家,滴水成冰的時候,也是在井裏河裏洗菜洗衣,手都能凍掉。”

說話間素姐已是使了煮酒送了狄希陳的外衣來給小九替換,又叫煮茶送了一大銅壺熱水來,小九洗淨了換了衣裳道:“我還有些事,要先回家去,你跟你媽說一聲兒,明日無事我就不來了。”

小全哥道:“替我問嬸子好。”送了他到後門,經過廚房,一屋子的女孩子們笑鬧,聞得煎餅噴香。柳嫂子站在門口張見,叫小九道:“九叔叔跟田三說一聲兒,晚上叫他兩口子回來吃飯。”小九點了點頭去了。小全哥又想進去瞧妹妹做飯,又怕先生家的兩個姐姐笑他,想來想去還是去了前邊跟男孩子們玩耍。

田三兩口子晚上回來遲了些,問柳嫂子何事,柳嫂子道:“今晚上老爺夫人有話說。吃了飯到前邊廳裏去罷,都在那裏呢。”

果然前邊廳裏點了幾十隻大蠟燭,又放了四個大火盆,陳設都搬了一邊,柳榮已是在上邊設了一桌兩椅,下邊擺了幾十條長板凳。連莊上看莊的幾房家人都有人來,來來往往的都麵帶喜色。

片刻人都來齊,柳榮去請狄希陳跟素姐過來,後邊小全哥跟小紫萱都站了素姐左右。狄希陳道:“你們都是我素日使慣了的人,跟著我從明水到成都幾年,又搬到府裏。我跟夫人商量,從前沒有分家,不好說這論功行賞的話,今年算是立了規矩,每天臘月初七咱們有功當麵賞,有過當麵說。”

眾人因小全哥沒有坐,都是站著的,靜悄悄不敢說話。素姐叫秋香取了本薄子來,道:“我先說說新家規,以前的照舊,新訂一條,所有六歲以上十歲以下的孩子不論男女都得上學,若是學裏得了優等,將來家裏開鋪子挑管事,就是這些人。實在讀不進去的,過了十一歲我們自會請工匠來教手藝。”說罷就點了三個男女孩子的名道:“這三個是今日先生考試交白卷的。就是再不用心,學了兩三個月,也不至於一首清明時節雨紛紛一個字都寫不出來吧。”停了許久方換了笑臉道:“今年蓋新莊大家辛苦,所有十五歲以上男丁增發皮襖一件,有執事的媳婦子加一兩銀子。回頭皮襖與銀子都找柳榮領。”就站了起來道:“咱們回去吧。”

狄希陳點點頭道:“小全哥跟小紫萱留下。”就親自提了個燈籠與素姐回去。

柳榮送了他們進去,回來道:“大家靜靜,都坐下,俺叫小板凳來唱名字,叫到名字的家裏上來個人寫個收到。”秋香就坐桌子一邊研墨,來富來貴去內室搬了一箱銀子出來,柳榮也點了幾個人到庫房抱上皮襖。小板凳站了秋香邊上唱名,某家幾口人,大人幾口,小孩子幾個。該銀多少,布多少、棉花多少、皮襖幾件,秋香拿紙記下,叫那家的來個人寫上名字,來富就將銀子稱與他,來貴就到廳邊的裏間數了布,棉花包上認了名字扛過來,叫一家老小搬回去。最後才是後邊的陳嫂,奶母跟女孩子們,每人二兩碎銀子,夠兩身衣裳一個襖的布料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