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狄家搬到府裏的三家尋家人,就是薛二舅跟薛三舅,自與計夥計合夥開了當鋪,也狠是賺了些銀子,在薛婆子默許之下,各召了幾房家人來家,他們這頭日子過得越來越有起色,倒襯得繡江縣裏那幾家越發的敗落了。
因狄希陳家裏頭今年春在莊上建了幾個玻璃大棚育種育苗,雖然不曾真的在裏邊結出幾根黃瓜來,可是各樣菜蔬都比別人家的早上桌,是以下半年頭一個相家財大氣粗就建了十個,又與狄希陳商議,又與楊尚書通了氣,三個人聯名將這個法子進了上,楊尚書家裏出玻璃,相家出人力,狄希陳出技術,三家在京郊皇莊裏建了數十個大棚,小皇帝年少喜事,去逛了逛,深秋季節外頭已是極冷,裏邊卻溫暖如春,各樣菜蔬嫩生生水靈靈的晃人的眼,偏偏近侍又說了幾句逗趣的話,龍顏大悅,三家俱有賞賜。狄希陳本就是要傳播開來的,並沒想著出頭攬什麼功勞,是以相於庭一說,他就應了。
狄希陳從來就不是貪心的人,覺得自家就是明麵那七八萬的家產,不多不少正正好。山東世家大族無數,他隻在繡江算個有錢的,搬到府裏好似落到大海裏的一滴水,不怕風吹雨打。狄希陳這半年多來逍遙自在,胖了好些。
這一日狄希陳跟素姐回明水莊上查考孩子們的功課,並查一年來莊上的出入帳目,問三個孩子可同去,連最愛玩的小紫萱都搖頭道:“俺不去,俺們這幾天也要查帳的,忙。”
狄希陳跟素姐隻是笑,孩子執意不去,她們兩口子就帶了幾個算帳的家人自去,留了柳榮兩口子在家。到了明水先至薛家,薛教授老病已久,薛如兼悄悄的在籌辦後事,薛婆子也不似上半年精神。留著吃了飯,龍氏送出來,紅著眼圈跟素姐道:“你們回來的正好呢,隻怕就是這幾日了,叫孩子們都來家罷。”
素姐點頭,因薛夫人的情形也不甚好,吩咐龍氏道:“媽,不隻爹那邊,就是娘那邊也休缺了禮數兒。”
龍氏歎息道:“俺省得。你且先去罷。”
狄希陳等了半天,素姐才上車,在風地裏吹得久了,凍得牙齒打架。狄希陳心痛道:“有什麼話不能在房裏說,偏要在門口吹冷風。”
素姐烤了半日火,方緩過氣來道:“說是老兩口都不好呢,隻怕就在這幾日,叫咱們把孩子們帶回來。”
狄希陳道:“巧妹妹也跟我提過。今年冬天也太冷了,老人家隻怕都扛不過去,咱們今年在明水過年得了,也省得到時借住人家家裏不方便。上回去相大舅家,大舅也不怎麼好呢。”
素姐道:“我記得相大舅還不到六十,怎麼也不好起來?”
狄希陳笑一了笑,小聲道:“當年說調羹賢惠,也納了兩個人服待。相表弟怕給他生也幾個小翅膀,索性又替他買了四五個,暗地俱給她們吃了藥。大舅因久不見動靜兒,不免發奮了些……”
素姐道:“難怪巧姐要送個桂枝給老太爺,原來出處在這裏。”
狄希陳道:“這事極機密的,因藥是巧姐幫著配的,我才知道。你收在心裏罷。不然,叫相夫人知道了,有樣學樣,就完了。”
素姐笑道:“不見得是真不知道,他家夭折的孩子不少,這裏邊隻怕也有故事。”
狄希陳笑道:“這可說不準, 這個時代差不多是生兩三個才能養活一個成人。就拿大二兩房來說,大伯娘聽說足足生了九個,到七八歲上頭有排行的才兩兒一女。二房生了足足十幾二十個呢。本來排三四五都是他家的,都是三四歲都夭了。後來生的三四兩神仙,比我都隻才大幾歲罷了,跟大哥二哥隔的歲數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