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謝枝雪叫住裴珩玉,又說,“你陪我出去走走吧。”
裴珩玉聞言愣了下,然後笑起來:“好。”
出門的時候,裴珩玉又從口袋裏摸出一顆糖,遞給謝枝雪:“吱吱,要不要吃糖?”
謝枝雪接了過去,撕開糖紙後將糖果喂到嘴裏,甜味很快在嘴裏化開,而裴珩玉很順手地將糖紙拿了回去、丟進垃圾桶。
因為嘴裏有東西,所以剛走出門的十分鍾左右,謝枝雪沒有開口說話。
兩人就安靜地走在街道上。
昨天帶著小機器人,謝枝雪是往小鎮中心的街道去的,今天謝枝雪則是往更偏一點的路走。裴珩玉沒問要去哪兒,隻專心跟在謝枝雪身邊,一起慢慢走著。
嘴裏的糖化完了,謝枝雪下意識看了一眼被裴珩玉拿在手裏的保溫杯。
下一秒,裴珩玉便將保溫杯蓋子打開,然後杯子遞給他:“吱吱,要喝水嗎?”
保溫杯裏裝著溫水,是裴珩玉出門前特意去倒的。
謝枝雪又喝了水,然後杯子重新回到裴珩玉手裏拿著。
走著走著,兩人便到了河邊。
遠一點看,河水泛著淺綠。近一點了,河水很清澈,水麵倒映著這個時節有些枯的柳樹,水裏還有不少的鯉魚在遊。
鯉魚們就遊在靠近岸邊的地方,大概是被遊客喂食慣了,所以即使岸邊有人影靠近,鯉魚也沒有被嚇得四散遊走。
“我小時候,也來過這裏喂魚。”謝枝雪輕聲開口。
裴珩玉認真聽著。
“那時候河邊還沒有這個護欄,河水也沒有現在這麽清澈,總有人喜歡往裏丟垃圾,來的遊客路過隨手丟進去的,或者小鎮本地人自己圖方便亂丟的。那時候也沒人管,除非實在有礙觀瞻到影響遊客體驗了,才會有人拿著大網撈垃圾。幹淨一段時間,慢慢又髒了。”
“因為河水水質不夠好,所以裏麵的魚也很少,還經常死掉。有一次路過的時候,我正好看到有一隻魚死了、身體浮起來,我問奶奶它怎麽了,奶奶不愛在我麵前提死亡,所以就帶我去買魚食,然後到岸邊喂魚。”
“奶奶去世很多年之後,我第一次回到這裏的時候,也來了這個河邊,當時河水就已經很清澈了。那時候鄰居家的趙阿姨還住在鎮上,跟我說是為了大力促進本地旅遊業,所以鎮上對環境更上心了,會讓人巡邏盯著不許人往河裏丟垃圾,每天清晨都會讓人清理河麵……其實是很好的變化,但當時我有一種說不上來的矛盾感。”
“昨天下午出門的時候,我其實想過有沒有可能會碰到一兩個曾經認識的人。但是沒有,連趙阿姨好像都已經不住在鎮上了。然後我又想了想,覺得即使碰上了,但這麽多年過去了,或許我認不出對方,別人也認不得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