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祖龍來說,拒絕了江海天的提議,就是被封印,會陷入漫長的黑暗與等待之中,而接受了提議後,可以選擇光明正大的一周出來三天,或者半夜出來,此外,他還能要求公平一戰,可謂利遠大於弊。
從純粹功利的角度而言,他也會如此選擇。
“你我對著自己的本心,對著冥冥中的太上起誓,互不相害,和平共生,如要吞噬對方,必定是在雙方都認可的絕對公平狀態下,一決生死。如違此誓,萬劫不複,永墜無間,大道成空!諸天萬界,一切神魔,皆為見證!”江海天發出誓言。
一般人發誓,都是對著什麼老天爺或者上帝,後果無非是什麼天打五雷轟,斷子絕孫,不得好死之類。
但是江海天知道祖龍根本瞧不上什麼老天爺、昊天上帝、天地正神,祖龍認定自己是注定要超脫宇宙、超脫於昊天之上,於是隻能以各自的本心起誓,如果祖龍違背誓言,約束他的力量來源於他自己,那麼日後祖龍即使奪舍成功,在日後修行中照樣會身死道消,無法證道。
祖龍聽了江海天的誓言後,知道言不輕發,一旦發出,恐怕自己都無法違背了。
這並非是世俗的陰謀詭計、權術鬥爭,允許各種欺騙,因為起誓的對象是自己,力量的來源亦是自己,拷問自己的本心本性,乃是心魔誓言。
如若違背,就會誕生一個恐怖的心魔,糾纏一生,永遠無法解脫。
“至誠之道,鬼神不欺。果然如此!你對真陽先生的至誠君子之道,領悟的還算不錯。”祖龍笑了笑,難得誇讚了江海天一句。
真陽先生道、醫、儒,三者兼修,曾對江海天傳授過一點心得。
對《中庸》中的“至誠盡性”“至誠能化”“至誠如神”“至誠無息”的至誠之道,領悟頗深,有超過古代儒宗的見解。
南宋有一位狀元徐元傑,乃儒家理學門下,有首詩寫的不錯。
至誠之道可前知,知命如君亦甚奇。
二十八星輪指掌,兩三年事印蓍龜。
春來春去無元盡,花落花開自有時。
門外青山知此意,隻教鬆柏鎮如新。
接著,祖龍如江海天一般,對著自己的本心,以及冥冥中的太上起誓,鄭重地發出了自己的心魔誓言。
“……如違此誓,萬劫不複,永墜無間,大道成空!諸天萬界,一切神魔,皆為見證!”
兩人起誓之後,冥冥中似乎感受了一股超越過去、現在、未來,橫貫一切時間空間的偉岸力量,憑空降臨,加持在兩人身上,讓兩人之間建立起了一道橋梁或者說某種枷鎖,共同約束著對方。
這股約束力,看上去隱隱約約,仿佛不存在,可一旦深究其中,又顯得是那樣的恐怖與強大,超脫於任何力量之上。
“是太上嗎?”
江海天昂首望向那偉岸力量,發出了自己的感歎,那偉岸的力量,恢宏至極,浩大至極,無中生有,有中生無,若存若亡,實在叫人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