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亮,阿寶他們就都起來了,吃了早餐後各自按計劃去行事。

待淩文浩坐上去羊城的大巴車後,阿寶就來到夜市旁邊的原住民集中村,這一個村子的人大部分姓文,自詡是文天祥的後人,究竟是不是也無從考證。前世她是後世20年後來這裏找過工作,逛過街,看著這麼個原始漁村,怎麼也想不到這裏會被地產公司和ZF改造成了普通老百姓望而興歎的CBD,高樓大廈林立,車水馬龍不歇,出入都是高端商業人才,晚上更是萬紫千紅霓虹燈不滅的不夜城。但現在還隻是原來的麵貌,隻是基本上村民都有土地被征收,補了不少錢,逐漸錢包鼓起來了,本地人的優勢也越來越明顯。有些心思比較活的原居民,除了一部分人移民到香江或M國等富裕國家和地區外,有人就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起了一棟棟5層以上的樓房,有一些更有遠見的直接建起了8,9,10層以上並安裝了電梯的樓房,簡單裝修後用來出租,所以從這個時期開始,在深市最有錢又有閑的就是包租公包租婆,這是令無數來深奮鬥的打工者們極為羨慕的一個職業。

現在的城中村將將興起,在越來越多的來深務工人員初初到深時有效地緩解了他們的住房問題。後來的20年裏,本地人看到了這個賺錢的商機,城中村的出租房越蓋越多,樓挨著樓,握手樓隨處可見,治安問題和各種安全隱患防不勝防。於是ZF適時的出台了一些政策來整改這些問題,遏製住了不良影響,其中有一條就是停止批準建設出租樓房。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些前期建的出租樓房隻有5,6層樓的步梯房,一夜之間就可以加蓋成8,9層高。那幾年城管執法部門工作人員與這些投機倒把份子之間不斷地上演“諜戰”。這樣的情形幾乎持續了十幾年,直到25年後,城市基本定型,城市的基建工程往更高更快更智能的方向發展時,有不少城中村被ZF和大地產公司回收改造,有的成為了商品房,有的成為ZF的改造工程,變成了安居房,經濟適用房,人才安置房等。

阿寶在這個城中村裏逛了一圈後好運氣找到這個福德村村長,說明租房原由,村長文建安把她帶到村頭第二棟房一樓的一位70歲左右的文阿婆家。原來文阿婆是村長的堂嬸,守寡30多年養大了一個兒子。10年前她兒子讀完書後去了香江,頭一兩年還會寄錢和寫信回來,後來就音訊全無。這些年也有同村人去香江,但是多方打聽都沒有消息。文阿婆與村長是五福內的親戚,平時對她也有適當的照顧。但再怎麼照顧肯定不如自己孩子,而且隨著年齡大了,文阿婆身體越來越不好。好在近幾年村裏隨著整個深市的發展,村民們的收入越來越多,文阿婆也能分到房子和分紅,基本生活是沒問題的。

了解清楚後,阿寶前前後後看了兩遍文阿婆的房子,房子在一樓,是阿寶最喜歡的越式結構,四房兩廳,有個一百平左右的小院子,樓上還有步梯樓層四層,每層3戶,都已住滿。閱人無數的文村長一看阿寶的麵相就是個善良寬厚的女孩子,可以和文阿婆做伴,又能增加文阿婆的收入,一舉兩得。所以他第一時間就把人帶到文阿婆這裏來。

阿寶覺得租住在這個房子裏也還行,她問文阿婆:“文阿婆,您這房子不錯,我和我哥剛來深市打工,沒有地方住,您這兒能租兩個房間給我們嗎?我們可以先短租,您看可不可以?”

“看你一個小女孩不容易,租是可以租給你們,但是我有條件:一個月租金是60塊錢一間,租兩間就是120元,廚房和衛生間可以和我共用。第二是要講衛生,不管是你們自己還是房間環境。第三沒得我允許不得隨意帶人來住。你考慮一下看看行不行?行就簽合同租兩房給你。”阿寶聽了這些要求都很合理,房子也比較滿意,雖然貴了點,但最起碼安全有保障。

算了,貴就貴點吧!阿寶決定了下來,給了一個月兩間房的租金和一個月房租的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