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1 / 2)

昨晚睡覺前他就想好了這次找哪裏的派--出所來辦理戶籍遷移,雖然他是在羊城出生,可自從母親去世後他一直是在梅塘鎮長大的,所以對羊城也不熟悉。最後他還是決定去以前他去過一次的客運站附近的派--出所。

他運氣不錯,一進去派-出所,就看到見過一麵,打過一次交道的劉海洋。

“劉警員,您好!我是淩文浩,8月份給你們和隊伍裏的人提供過一次消息的,還記得嗎?”

劉海洋一看,瞬間就想起來了,實在是這小夥子給他的印象還是挺深刻的。而且當時那幾個大兵對他眼饞得很,恨不得當時就拉去他們隊伍裏。

“小夥子是你啊!記得記得,這次找來又是有什麼消息?”劉海洋笑著調侃道。

“嗬嗬嗬,抱歉,哥,這次可沒有,隻是來麻煩您的。”

真正是朝中有人好辦事。由劉海洋帶著去戶籍科,10幾分鍾就辦妥了。淩文浩想請劉海洋一起吃個飯,劉海洋哪好意思叫一個學生哥請吃飯,自然就拒絕了。

與劉海洋分別後,淩文浩就去吃了頓午飯,然後趕去車站坐車回嘉市。

買好了車票,趁上車前還有時間,他給淩誌坤的辦公室打了電話,告訴他戶口遷出來了,等回嘉市入了新戶籍會給他寄回他們家的戶口本。

有一句話他沒說出口:從此後除了血緣上的父子,就再也沒關係了。

在淩文浩辦戶籍的那天星期一,阿寶也請了假沒去上課,她去了藥廠,看看曆經兩個多月終於研製出來的第一款打著嘉市藥廠標誌的中成藥經過藥檢得到審批後準許上市銷售的許可證。

本來朝中有人好辦事。趙南華在得知他們藥廠生產出來的第一款藥送檢後,跟陳百旺說他可以打招呼讓藥檢局簡化程序,是阿寶否決了這個提議,她說:藥品製作出來是要給千千萬萬的病人治病的,不經過嚴格檢查審核,誰能放心食用?我們不做則罷,做了就要做有良心的藥品,更是要做有良心的製藥人。

雖然她的一番話讓藥廠在這個事情上花費了多一半的時間,但是從此藥廠上上下下的職工和家屬們對於新老板更信服更有好感。

阿寶一大早去到藥廠,陳百旺、陳於凡父子和郭安邦都已經在辦公室等她了。

她一去到大概了解了一下藥廠現在的發展情形,消火怯毒的一款中成藥顆粒已經送檢了,現在還在研發一款中成藥的口服液。這兩款藥所需要的藥材都隻是常見的中草藥,而且大多數都能在嘉市或近鄰的省市采購得到,並且陳百旺把阿寶上次寫的方案書複印了一份給趙南華,他收到後如獲至寶,迅速組織了一個團隊進行調研,並與農業學校的老師和專家針隊嘉市各縣鎮的氣候地貌等硬件環境進行勘測,有效組織了幾個鄉鎮進行小規模試驗性種植,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明年下半年有望進行大規模種植。所以嘉市的現任領導班子,在趙南華的帶領下,通過這個中草藥種植方案,拓展了同樣思維的蔬菜和水果等農作物種植。

現在的嘉市一片欣欣向榮,人們的生活充滿的奔頭。

阿寶的名字已經在一些領導麵前種下種子,至少在趙南華的心裏烙下了烙印,這也為以後阿寶在市裏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不錯的人際關係。

“陳叔,新藥的研究照常進行。但是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要想辦法創收,也就是增加收入,解決職工們吃飯問題。我有個新提議,你們看看可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