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楊家村(1 / 2)

漢中平元年,巨鹿人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呪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因叛亂之人均頭綁黃巾,故史稱黃巾之亂。

消息傳到洛陽,大漢靈帝立即遣北中郎將盧植討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雋討潁川黃巾。六月,皇甫嵩、朱雋大破汝南黃巾於西華。靈帝下詔令皇甫嵩嵩討東郡,朱雋討南陽。盧植破黃巾,圍張角於廣宗。

南陽黃巾軍有數萬人,其領袖人物是被稱為“神上使”的張曼成。中平元年三月間,張曼成率起事的“太平道”教眾攻占了南陽郡治所宛城,斬殺了郡守褚貢。

南陽一地,黃巾眾如同蝗蟲一樣一路席卷而過,搶掠財物,**婦女,絲毫沒有想到那些人原來和自己一樣都是平民,路過的村莊,小縣城皆成一片廢墟,再無人煙,隻有那些大縣城中的士大夫家族,本身家丁眾多,其中多有經過訓練的,加上黃巾作亂的時抱成一團,擁有讓黃巾顧忌的力量,反而損失要小上許多,可也都恨極了黃巾賊眾。

楊家村是南陽無數村莊中一平凡的小山村,顧名思義,村中之人多姓楊,所以取名就叫楊家村,村中過著靠山吃山的日子,村裏人多半以打獵為生,隻有每逢集市的時候到襄陽換取點家常用品,可謂是與世無爭,若無黃巾亂世,也稱得上是一個養老的好地方了。

臥龍群山是南陽最大的一處山脈,群山錯落交織,像極了一條臥於蒼茫大地上的巨龍,因此得名臥龍。

一年青男子穿著隻覆蓋半個身子的破舊的毛皮衣,一雙破了個洞的破爛草鞋,麵容就像丟進人群中就再也找不到的土老帽,平凡無奇,唯獨蒼白的臉上那一對雙眼幾具穿透力,好像能看穿萬物一般,左手隻間夾著一隻一看就知道是手工製作的煙卷,右手輕鬆提著一隻最少100多斤的麋鹿。

深深的吸了一口拿由自己親自動手製作的煙卷,楊毅隻感覺一陣神清氣爽,連帶抓著麋鹿的力氣也大了許多,在這時代過了這麼多年,也就隻有做這抽煙時深呼吸的動作能讓他緬懷起自己的來曆。

楊毅原本是21世紀一個大有前途的公務員,而且是國家公務員出類拔萃的那一批,是已經確定了自己身價地位的,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縣級官職。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在楊毅36歲的時因為心髒病昏死在了餐桌上,要硬給他的來曆安個說法的話隻能說是投胎的時候少喝了一碗孟婆湯,醒來的時候就已經懵懵懂懂的來到了這中國曆史上公認最殘酷,最血腥,豪傑幷起,英雄無數的時代。

楊毅在楊家村並沒有什麼親人,他唯一的親人就是收養它十年的老周頭,也已經在一年前猝死在了酒瓶子中,按他的理解老周頭也可謂是死得其所了,一生好酒,最後死時也死在了酒旁。

至於自己在這時代的生父,楊毅一點印象都沒有,也許隻是自己靈魂附身在了一個已經掛掉的小孩身上,隨著自己的降臨死而複生,隨後被老周頭收養,對於這些關於自己身世的事情,他也從來沒在乎過。

楊家村永遠是一副安靜的樣子,沒有擁擠的人流,沒有鬧事的匪類,更沒有增租的地主老爺,隻有十幾戶獵戶與幾戶從事農耕的農民。

楊毅托著那隻已經死透了的麋鹿在村中田地裏那些帶著一半羨慕一半習以為常的眼神下回到了自己的住處,一處冬天漏風夏天漏雨的茅草屋中,楊家村的房屋大部分都與他住的沒什麼兩樣。

男人通常都不喜歡收拾屋子,所以沒有妻子的男人家中通常都非常的淩亂,楊毅的屋子也不例外,雖然屋子的東西少之又少,一張老舊桌子,一張硬木床上蓋著一卷最次等的草席,加上一些隨意亂丟的打獵用的工具和一堆酒瓶子,一大堆已經曬好的煙葉,寥寥無幾的幾樣東西因為隨意的放置使得整個屋子顯得雜亂無章。

屋中的楊毅顯然沒有收拾那些垃圾的打算,從滿屋子的垃圾中找出了一疊皺皺的蔡侯紙,小心翼翼的抽出一張,扯出一些已經搗碎的煙葉卷了起來,一隻香煙就這樣在楊毅的手中再次誕生。

再從堆放打獵工具的垃圾堆中找出一柄已經快要生鏽的獵刀,回到了麋鹿旁,獵刀在楊毅手中像是有了靈性,在麋鹿的屍體上各個重要的關節位子或削,或劃,或點,猶如耍雜技一樣,不出一時三刻,一張完整的麋鹿毛皮就從麋鹿的屍體上退了下來。

這張麋鹿的毛皮就是楊毅今後半個月買紙的錢了,漢末時的紙顯然要比21世紀時值錢的多,這張完整的麋鹿毛皮要是換成吃食的話估計也夠吃一個月了,換成錢幣也大概能有一兩金,可是買紙的話卻是能買半個月的用度。